字词 | 李商隐《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李商隐《蝉》李商隐《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这是一首咏蝉诗。作者抓住蝉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情思,为情而造文。诗中的蝉,也就是诗人自己的影子。前两联写蝉,实际是暗喻自己寄人篱下,空作不平之鸣,在统治集团内得不到任何同情。薄宦,官职卑微。梗犹泛,出典《战国策·齐策》:桃梗(桃木人)谓土偶人(泥人)曰: “子(你),西岸之土也,挺(塑起)子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 “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吾残,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 《说苑·正谏》里引“漂漂”作“泛泛”。下两联直抒作者胸臆,尤其末二句将“君”与“我”对举,把咏物与抒情密切结合,而又呼应开头,首尾圆合。咏物诗贵在“体物为妙,功在密附”,这首咏蝉诗“传神空际,超超玄著”,被朱彝尊誉之为“咏物最上乘”之作。 李商隐《蝉》李商隐《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①,故园芜已平②。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注 释 ①梗犹泛:比喻自己漂泊不定的宦游生活。《战国策·齐策》:桃梗(桃木人)谓土偶人(泥人)曰:“子(你),西岸之土也,挺(塑起)子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吾残,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周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 ②故园芜已平:陶渊明《归去来辞》:“田园将芜胡不归。” ·导读入境 这首咏蝉诗,诗人首先从蝉鸣写起。蝉栖身高树,只能吸风饮露,本来就难以吃饱,蝉因吃不饱而发出不平的鸣叫。然而这声声鸣叫是白费徒劳的,不能使它摆脱困境。诗人是在以蝉喻自己的清高,而“难饱”、“恨费声”又恰与诗人的身世之感相合。 接下去诗人又因蝉鸣而发感慨:蝉的鸣叫声到五更天亮时已经稀疏得快要断绝了。可是,一树的叶子还是那样碧绿,并不为蝉的“疏欲断”而悲伤憔悴,显得那样冷酷无情。蝉的凄凉遭遇又何尝不暗示着作者的有才却遭冷遇、郁郁不得志的不幸遭遇呢? 再接下去诗人抛开咏蝉,转到自己身上:自己做个小官且在各地辗转,好像大水中的木偶到处漂流。这种不安定的生活使我更加思念家乡,更何况家乡田园已荒芜,田地的杂草和野地里的杂草已连成了一片。 结尾时诗人又对蝉而语:多劳你用你的形象向我做的警示,其实我与你又何尝不一样呢? 我家境贫寒,常年不得温饱啊! ·赏 析 本诗通过对蝉的歌咏,寄托了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诗人因遭当权者冷遇而产生的不平与感慨。 一般咏物诗模式,或通篇咏物,作者全然物外,将自己的感怀寄寓物中,如陆游《卜算子·咏梅》、于谦《石灰吟》等等,或于诗中先咏物而后抒怀,“卒章而显志”,如元稹《菊花》等。而李商隐此诗结构独特,是先咏蝉,蝉中已寄情;再慨叹自身,蝉与我相映;而后又以与蝉对话作结。由此,蝉与我情感、身世已融成一片。这大概与李商隐诗歌空间多跳跃,喜凭意识组接之特色不无关联。此手法与今天说的“意识流”很相似。如此结构,使蝉与作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寓意更为深刻而鲜明,抒情意味也更为浓厚。 作为咏物诗,本诗有时紧紧抓住蝉的居高、鸣唱等特性作文章,可有时作者笔下的蝉又不像蝉了,正可见出诗中无理得妙。如蝉本无所谓“难饱”和“恨”,蝉声的疏欲断与树叶之碧也本无关涉,可是作者偏偏于蝉的“居高食洁”而感受到蝉的“难饱”和“恨”,又偏偏责怪树对蝉凄鸣的无动于衷。这看似毫无道理,但无理处正见出作者的真情实感,因为作者于蝉的身上寄托了自己的身世遭遇。这种若即若离的咏物,其实为咏物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这首咏蝉诗,诗人正是通过写蝉来写自己,比兴手法运用得体,抒情意味浓厚,为情而造文,是一篇咏物诗的上乘之作。值得我们学习鉴赏。 ·思考题 1.这首咏蝉诗,诗人是怎样抓住蝉的特点来抒发感情的? 2.此诗是一首咏物诗,在咏物的基础上,来抒发感情,把咏物和抒情密切结合,试分析诗人是怎样将咏物和抒情密切结合的。 李商隐《蝉》李商隐《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1。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2。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3。 【注释】 1.高难饱:蝉栖息高树,古人误以为它餐风饮露,故说“高难饱。” 2.薄宦:官卑职微。梗泛:《战国策·秦策》说,齐孟尝君准备到秦国去,苏秦劝阻道:“今者臣来过于淄上,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士偶曰:‘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然者将何如耳?’”这里用“梗泛”形容自己漂泊不定的宦游生活。梗,树木的枝条。 3.君:指蝉。最相警:意谓寒蝉最能触动自己的身世之感,引起强烈共鸣。 今译 蝉儿栖息在高树,餐风饮露, 终日哀鸣也仍是食不果腹。 五更时鸣声欲断渐疏, 满树青碧,对你却毫无情愫。 我位卑职微,犹如桃梗 漂泊不知何处, 故乡的田园呵,早已荒芜。 蝉儿呵,你最能引我共鸣, 我也是,家徒四壁,举家清苦。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