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眼不识荆山玉荆(jīng)山:《汉书·地理志》称为南条荆山,有抱玉岩,相传春秋楚国卞和得玉于此。比喻没有眼力,不识好人,或不识才能出众的人。义近“有眼不识泰山”。明《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一回:“不听你之良言,辜负你的好意,正是有眼不识荆山玉,拿着顽石一样看。过后知君子,方才识好人。” 有眼不识荆山玉yǒuyǎnbùshíjīngshānyù主谓。荆山,在今湖北省南漳县西部。该山有抱玉岩,传为楚人卞和得璞处。谓眼力很差,不识珍宝;比喻不识好人。用卞和向楚王献美玉而被以为诳的故事。典出《韩非子·和氏》。《金瓶梅词话》21回:“(西门庆)连忙与月娘深深作了个揖,说道:‘我西门庆一时昏昧,不听你之良言,辜负你之好意。正是“~,拿着顽石一样看。”过后方知君子。’” △ 贬义。用于指缺乏识别能力。 也作为得罪他人后表示赔礼道歉的话。 【近义】有眼不识泰山 不识东邻 有眼无珠 〖反义〗独具慧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