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月牙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月牙泉(清)朱凤翔
【题解】 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在鸣沙山北麓,因形似月牙,故名。其泉在荒漠之中,却清澈见底,水草丛生,产七星草、铁背鱼,据说人食之可以长寿。鸣沙山在流沙山群之中,但风起沙落,均绕泉而过,不落泉内,十分神奇。此诗即写月牙泉的种种神奇。 【注释】 ①德水:即黄河,秦始皇曾改黄河为德水。星宿海:在青海曲麻莱县东北,是黄河散流地面而形成的浅湖群,因其罗列如星,故名。古人误认为是黄河之源。②卮:一种口小腹大的酒器。③此句用古代关于星槎的传说,据说海与天河相通,泛海乘槎可以到达天河。④铁鱼:即月牙泉中产的铁背鱼。⑤龙媒:骏马。《汉书·礼乐志》:“天马徕龙之媒。”颜师古注:“言天马者乃神龙之类,今天马已来,此龙必致之效也。”后因称骏马为“龙媒”。据说汉武帝时有人在渥洼水(今敦煌南阳关水库)中捕得天马,武帝因作《天马歌》,中有“天马来,从西极;涉流沙,九夷服”等句。 月牙泉 月牙泉又名沙井。位于敦煌市城南5公里处。鸣沙山环抱,东西长218米,南北宽54米,水深约5米。因泉形似月牙而得名。泉内水草丛生,清澈见底,呈蔚蓝色。泉水涟漪潆回,碧波荡漾,久雨不溢,天旱不涸,风景奇特优美。泉中盛产七星草、铁背鱼,可以入药,有延年益寿之功效,世有“药泉神水”之美称。月牙泉在鸣沙山环抱之中,狂风四起,飞沙走石,但两千多年来却“泉映月而无尘”,“亘古沙不填泉, 泉不涸竭”,且清澈不腐。据专家考证, 因为有地下水源,泉水处于循环交替状态。南北两山高耸,山坳随泉的形状形成月牙形,构成特殊的山形,吹进这个环山洼地的风,由于空气力学的原理,会向上旋转,所以,月牙泉周围山上塌下来的沙子又被送到四面的鸣沙山脊上。唐代起泉边即建有庙宇,泉中有船舸。清代泉边高台地上,建有娘娘殿、龙王宫、菩萨楼、药王洞、经堂、雷神台、玉皇阁等,后逐渐被毁。1991年又渐次修复。 ☚ 鸣沙山 沙漠公园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