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洛阳宫
曹魏都城洛阳城中的皇宫。黄初元年 (220),曹丕代汉为魏,定都洛阳,在原东汉北宫的区域内重营洛阳宫。《三国志》卷3《魏书·明帝纪》记载,青龙三年 (235),“大治洛阳宫,起昭阳、太极殿,筑总章观”。注引 《魏略》 云: “是年起太极诸殿,筑总章观,高十余丈,建翔凤于其上; 又于芳林园中起陂池,楫櫂越歌; 又于列殿之北,立八坊,诸才人以次序处其中,贵夫人以上,转南附焉,其秩石拟百官之数。” 以后,又铸成两座铜人,称翁仲,列坐于司马门外。再铸高4丈的黄龙和高3丈多的凤凰各一尊,置于内殿前面。皇宫正南门外立有9尺高的铜骆驼和其他铜兽,宫门前贯穿南北的大道称铜驼街。整个洛阳宫位于全城中央,改变了东汉南、北宫相对峙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