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尖杉酯碱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尖杉酯碱类 三尖杉酯碱类三尖杉酯碱类是指1969年Powell等报道的自台湾产的三尖属冠柱日产粗榧 (Cephalotaxus harringtonia(Forbes) Koch)中分离出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四个生物碱: 三尖杉酯碱(harringonine),高三尖杉酯碱(homo-harringtonine),脱氧三尖杉酯碱(deoxyharringtonine)和异三尖杉酯碱(isoharringtonine)。均为该属植物中所含主要生物碱而自身无抗肿瘤活性的三尖杉碱(cephalota-xine)的酯。三尖杉碱和四个酯碱的结构和绝对构型先后于1969年至1970年代初阐明。我国于1972年开始对我国特有的三尖杉属植物和酯碱类进行了化学、药理和临床试用的研究。三尖杉碱和四个酯碱均已人工合成。 四个碱对多种小鼠白血病和实体瘤以及对6-MP抗药的小鼠白血病L615有抑制作用。三尖杉酯碱和高三尖杉酯碱的生物活性相近,较其它两者强,LD50较小,有效剂量亦较低。 三尖杉酯碱类明显抑制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的蛋白质合成,亦抑制DNA合成,但对RNA合成的影响不大。形态观察表明该类主要损伤细胞核。酯碱类对S期细胞杀伤最明显,阻断细胞由G1向S期及G2向M期移行,同时对G0细胞亦有杀伤作用。溶血空斑及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等实验说明三尖杉酯碱抑制免疫。大鼠静注三尖杉酯碱后,药物迅速进入组织,无明显蓄积作用。对恶性淋巴瘤患者用三尖杉总碱治疗后,病理学观察发现淋巴结中癌细胞量减少,剩余者多为分化较好的成熟淋巴细胞,未见核分裂。 三尖杉酯碱、高三尖杉酯碱和半合成三尖杉酯碱(天然酯碱与表酯碱近1∶1的混合物)均已在临床用以治疗急性单核细胞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及红白血病等。其疗效可与某些常用抗白血病药媲美。 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缓慢静注可减轻给药时引起的心动过速等心脏毒性。还表现有低血压反应。对肝肾功能无影响。 参考剂量:三尖杉酯碱用量成人每日0.1~0.2mg/kg,儿童每日0.15mg/kg,缓慢静脉滴注,4~6日一疗程,间歇1~2周。半合成三尖杉酯碱的剂量倍于天然品。高三尖杉酯碱的剂量则约为三尖杉酯碱的一半。 ☚ 喜树碱类 美登素类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