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更年期精神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更年期精神病involutional psychosis

系指发生在更年期,具有一定临床特征的精神病而言。女性通常为45~55岁;男性55~60岁之间发病,女性多见,一般发病缓慢,病程较长。本病临床特征:更年期首次发病,多数有性功能减退或紊乱症状,临床以忧郁、焦虑、疑病、紧张等表现为主,多数患者伴有躯体不适感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症状。临床上根据患者以哪些征群为主可分为更年期忧郁症、更年期偏执状态及更年期神经症3种类型。可依据各型特点分别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更年期精神病involutional psychosis

是指在更年期发病,具有一定临床特征的一组精神病。它与内分泌腺活动的衰退和精神因素有关。临床主要表现有焦虑、忧郁、紧张、激动,猜疑和躯体不适的症状,可有幻觉、虚无、自罪、被害、失眠等。以忧郁为主者称更年期忧郁症。可用抗焦虑忧郁药物、性激素及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治疗。

更年期精神病

更年期精神病

更年期精神病,是指一组首次发病于从中年过渡到老年这一年龄阶段的精神病,精神症状以焦虑、忧郁、疑病和猜疑为主,并常伴有各种植物神经的功能障碍。
本病首先由Kraepelin(1896)提出,但它是否为一独立的疾病单元,国内外一直存在着争论。大致不外以下三种观点:
❶认为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单元。
❷认为更年期精神病与内源性抑郁症无法区别,更年期妄想症本质上就是晚发性精神分裂症,不能作为独立的疾病单元。
❸持模棱两可的看法。
我国过去把它作为独立疾病。1979年拟订的分类草案则取消了这一疾病单元,将更年期忧郁症纳入情感性精神病,把更年期妄想症列于偏执状态项下。与国际分类法(ICD-9)基本一致。
据重庆(1973)和上海(1977)的统计,本病占门诊重性精神病人的2.9~4.1%,占住院病人的3.4~4.5%。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发病年龄女性多为45~55岁,男性55~65岁。
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瞭。内分泌失调,遗传因素,病前性格和精神因素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起病大多缓慢,少数起病较急,急性起病者诱因较为明显。早期症状常类似神经衰弱,且植物神经症状比较明显,表现为失眠、头昏、乏力、健忘、食欲减退、胸腹饱闷、便秘或腹泻、心悸、阵发性心动过速、血压增高、浮肿、盗汗、自汗、畏寒、阵热、性欲减退、月经紊乱或停经等。若表现为上述症状者,称为更年期综合征。病情进一步发展,则出现更年期精神病的突出症状。
更年期忧郁症是以情绪焦虑忧郁为主,而精神运动性抑制不明显。病人常过分夸大一些细微小事,把过去的一般缺点看作是不可饶恕的罪行; 或认为自己过去工作没有尽到责任,如今又无力弥补;或认为自己罪孽深重;或把一些躯体不适,归咎为严重的难以治疗的疾病。此外,还可发生贫穷妄想和虚无妄想。病人多有消极自杀或自伤行为。病人智力良好,由于终日焦虑、紧张、抑郁和疑病,工作能力明显下降,但思维、言语和行为并不迟钝。
更年期偏执,见“偏执性精神病”条。
本症不经治疗,则病程冗长。如及时治疗,更年期忧郁症好转较快,更年期偏执好转较慢。具有顽固的疑病症或猜疑对象固定者则预后较差。更年期偏执经随访观察,其中有些属于晚发型精神分裂症。
诊断主要根据起病于更年期,病前性格有多愁善感,过分认真、遇事胆小、多疑和犹豫不决等特征,有一定精神因素,精神症状为明显的焦虑或疑病和猜疑等,并伴植物神经及内分泌失调症象,智能良好。
常需鉴别的疾病有: 反应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偏执型,药源性抑郁症(如利血平等)和脑动脉硬化性精神病等。
因为更年期精神病是由许多复杂的内外因素造成,所以一般采用综合的治疗方法。要指导病人正确认识和对待环境中遇到的矛盾与困难,消除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对焦虑,疑病等症状,常用泰尔登,多虑平和安定等。对忧郁、消极等症状,可用三环类抗忧郁药物(如丙咪嗪)、氯丙嗪,奋乃静和泰尔登等。对有严重忧郁和自杀企图的病人可作电抽搐治疗。胰岛素治疗,过去用于经药物治疗无效的更年期偏执,现已少用。对月经紊乱或过早停经,以及植物神经症状明显的妇女,可给予乙菧酚,或用炔雌醇。男病人可应用睾丸素。有人主张乙菧酚或炔雌醇与睾丸素合并应用效果可能更好。
病人常有自罪和拒食,故应十分注意病人的饮食营养;对有严重消极的病人要特别防范自杀的危险。

☚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偏执性精神病 ☛

更年期精神病involutional psychosis

一组首次发生在更年期的精神病。精神症状以焦虑、忧郁、疑病和猜疑为主,并伴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包括更年期忧郁症和更年期偏执状态。1896年E.克雷佩林首次提出此病。但是否为一独立疾病单元,一直存在争议。根据《国际疾病分类》 (ICD-9)和美国《心理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Ⅲ)取消了这一疾病单元,将更年期忧郁症划入情感性精神病中,把更年期偏执状态归入偏执性精神病内。我国与国际分类基本一致。此病女性多于男性。病因未明,可能与内分泌失调、遗传因素、性格特征及精神因素有关。起病缓慢。更年期忧郁症多发生在女性绝经期,以焦虑、忧郁、疑病为主,病人终日惶恐不安,自责自罪,矛盾痛苦。智能保持良好,言语和行为并不迟顿。更年期偏执状态常以被害妄想、嫉妒妄想、疑病妄想为主,妄想多涉及亲友、邻居等,一般不泛化,内容接近现实,可伴有幻听。病人的人格保持完整,病程长也不发生衰退。

更年期精神病

更年期精神病involutional psychosis

一组首次发生在更年期的精神病。精神症状以焦虑、忧郁、疑病和猜疑为主,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包括更年期忧郁症和更年期偏执状态。我国1979年以来的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取消了这一疾病单元,将更年期忧郁症划入情感性精神病中,把更年期偏执状态归入偏执性精神病内,与国际分类(ICD-Q)和美国分类(DSM-Ⅲ)一致。女性病人多于男性。病因未明,可能与内分泌失调、遗传因素、性格特征及精神因素有关。起病缓慢。更年期忧郁症时以焦虑、忧郁、疑病为主,病人终日惶恐不安, 自责自罪,矛盾痛苦。智能保持良好,言语和行为并不迟钝。更年期偏执状态时以被害妄想、嫉妒妄想、疑病妄想为主,妄想多涉及亲友、邻居等,一般不泛化,内容接近现实,可伴有幻听。病人的人格保持完整,病程长也不发生衰退。

☚ 隔区狂怒综合征   功能性精神病 ☛
更年期精神病

更年期精神病involutional psychosis

首次发生在更年期的精神病。精神症状以焦虑、忧郁、疑病和猜疑为主,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包括更年期忧郁症和更年期偏执状态。中国1979年以来的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取消了这一疾病单元,将更年期忧郁症划入情感性精神病内,与国际疾病分类(ICD-10)和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3)一致。女性病人多于男性。病因未明,可能与内分泌失调、遗传因素、性格特征及精神因素有关。起病缓慢。

☚ 情感性精神病   更年期抑郁症 ☛
0000496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8: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