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秦巴花岗岩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秦巴花岗岩全称陕西秦巴花岗岩。花岗岩是本省分布相当广泛的深成酸性火成岩,省内仅分布于陕南秦巴山区、小秦岭及陇山一带,面积14800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7.2%,占陕南面积的20%左右。
三、时代与成因。(一)本省花岗岩浆活动强烈,具有多期次的特点,时代划分为: 1.元古代花岗岩,中元古代仅有张家坪、二线子2个岩体,混合岩化较强烈;晚元古代有20多个岩体,以汉南杂岩群为代表,多与基性岩相伴生。2.早古生代花岗岩,早期花岗岩不发育,仅在山阳一带有少量白岗岩;晚期岩体有20多个,出露于陇县—宝鸡和商丹一带,如灰池子、牛山等。3.晚古生代花岗岩,不广泛,仅有白雀寺等3个小岩体。4.三叠纪花岗岩,即印支期花岗岩,是本省最强烈、影响最广泛的一次岩浆活动,多形成大花岗岩基和复式岩体,出露面积占全省花岗岩面积的61%,有宁陕岩体群、东江口岩体群以及太白、宝鸡等岩体。5.侏罗纪花岗岩,即燕山早期花岗岩,第一阶段为大的复式岩体,如华山、老牛山、蟒岭等; 第二阶段为含矿小斑岩体,常沿断裂带成群产出,已知有50多个,岩石具斑状结构,蚀变强烈,如金堆城、石家湾、小河口、木龙沟等。据最新同位素年龄测定数据 (1988年)分析,前述三叠、侏罗纪花岗岩的一部分大岩体的时代有的可能为志留~石灰纪。(二)本省花岗岩成因初步分为3类:1.深部分异花岗岩,指从上地幔或地壳深处分异形成的酸性岩浆侵入到上地壳所形成的花岗岩,占本省花岗岩面积的12.5%,以一些小斑岩体及汉南岩体为代表。2.陆壳重熔花岗岩,指陆壳物质重新熔化生成酸性岩浆,再冷却结晶形成的花岗岩,约占本省花岗岩面积的75%,小秦岭、太白山、陇山和宁陕一带的大岩体属此类型。3.混合交代花岗岩,指陆壳岩石经热液交代改造转化而成的花岗岩,占本省花岗岩面积的12.5%,以张家坪、灰池子和五龙等混合花岗岩体为代表。 四、花岗岩与成矿的关系。本省与共花岗岩有关的矿产有钼、铜、铁、金、稀土、稀有、铀、萤石矿和花岗岩板材等,以钼、金和放射性矿产为重要。成矿具有多期性,一般时代较老的花岗岩与稀有、稀土矿产有关,随着花岗岩时代变新,成矿作用随之增强,矿种增多。就岩体规模而言,大岩基往往与稀土、稀有矿密切,如华阳岩体的独居石矿,张家坪岩体的铌钽、锡石矿化。而小岩体与钼、铜、铁矿关系密切,如金堆城钼矿、洛南木龙沟铁矿等。化学成分上含矿岩体一般富硅、富碱、贫铁、镁、钙元素,且有较强的蚀变,可以说,无蚀变的花岗岩往往无矿,蚀变越强、蚀变种类越多,矿化也越好。此外,近年来产于花岗岩中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1949年前,本省花岗岩的研究十分薄弱。1949年后通过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初步查清了花岗岩的分布和岩石特征。70~80年代,核工业西北地勘局对含放射性的岩体作了较详细的研究,陕西区域地质调查队对本省花岗岩的时代和成因及与矿产的关系作了较系统的研究,著有《陕西省花岗岩》(1985)。1988年,陕西省地质矿产局尚瑞钧、严阵等对花岗岩的时代、成因类型及其与秦巴联合扭动构造的关系作了全面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论点,著有《秦巴花岗岩》专著,从而使本省花岗岩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