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陕南山地”。包括秦岭、大巴山和介于两山之间的汉水谷地。秦岭山脉中多横谷,为南北交通的重要孔道。大巴山绵延于陕、川、鄂边境,为汉中、四川两盆地的界山。汉水谷地中峡谷与盆地相间(汉中盆地最大)。
秦巴山地
以秦岭山脉和大巴山脉为主体,包括东部的伏牛山、武当山和西南的米仓山。走向为东西、北西西或北西,与区域构造线相吻合。山地主要受燕山构造运动影响形成许多近东西向的紧密褶皱、大的逆掩断层以及花岗岩侵入体。断层作用产生众多小的山间盆地。区内广泛出露元古代和古生代变质岩、碳酸岩、碎屑岩和岩浆岩。中新生代的红色碎屑岩仅分布山间盆地中。区内地貌以中山为主,西高东低。西段海拔多在2000米以上,东段的伏牛山、武当山仅1000余米。汉江谷地把秦岭与大巴山分开,秦巴山地东部的许多红色盆地被河流切穿而沟通,形成了峡谷与盆地相间出现的藕节状河谷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