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榷场
宋、金等朝代由朝廷在天水边境设立的互市市场。市场由官府派专职官吏监督,以官营为主。由于历代战和无常,榷场兴废不定,贸易货物时有变化,铜铁等能铸造军器的物资列为禁货。秦州榷场始兴于北宋英宗治平年间(1064—1067年),马仲甫以天章阁待制知秦州时,榷场主要位于今通渭、甘谷、武山等环数百里,诏赐名甘谷堡(故址在今甘谷县治北60里)。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北方女真族建立金国后,除与西夏在原来北宋边界贸易外,又在秦州西关城设榷场与南宋和吐蕃开展贸易。参与贸易的商品物资主要有木材、盐、粮、药材、丝、麻布等,是当时甘肃境内几处榷场中最大的一处。和茶马互市一样,秦州榷场的设立,使秦州边界商业贸易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从此,秦州西关一带成为天水商业的繁华地带,至今有极少尚未拆除的重檐歇山,木架楼阁或贸易货栈等仍保存着宋、金时期的建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