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晏几道《蝶恋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晏几道《蝶恋花》《蝶恋花》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①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②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注释】 ①春梦秋云:喻人生聚散无常。聚散:欢聚离散。②吴山:山名,俗称城隍山,又名胥山,在今杭州市西湖南,左带钱塘江,右瞰西湖,为杭州名胜。 【译文】 当时在西楼醉别的情景,醒后全无记忆。人生聚散无常,恰如春梦秋云一样容易。一弯斜月照在穿前,我仍是毫无睡意。画屏现出吴山翠色,那山水格外美丽。 我闲翻昔游时旧物,那衣上酒痕和醉时诗句,一点点,一行行,都充满着凄凉意绪。夜寒更深,只有红烛伴着我孤单身影。红烛也无可奈何,只能替人流着辛酸的眼泪。 【集评】 清·许昂霄:“蝶恋花(晏几道: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杜牧之诗: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词综偶评》 【总案】 这是首缅怀旧游之作。词人在《小山词跋》中自云:“追惟往昔,过从饮酒之人,或垅木已长,或病不偶。考其篇中所记悲欢离合之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但能掩卷怃然,感光阴之易迁,叹境缘之无实也。”由此可知本篇主旨是“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而“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便是全篇的基调。词中塑造了一个寒夜孤灯,独照无眠,睹物思人,抚今忆昔,悲不自胜的诗人形象。又以时空交错,今昔交加的不同审美境界、展示了悲欢离合,聚散无常的人生哲理。意境孤寂凄凉,情调哀婉缠绵,极富艺术魅力。其“红烛”二句,显然受杜牧:“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赠别》)诗句启发,但意蕴更为丰厚,情味更为悠远。 晏几道《蝶恋花》《蝶恋花》 卷絮风头寒欲尽。①坠粉飘香,日日红成阵。②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③恼乱横波秋一寸,斜阳只与黄昏近。④ 【注释】 ①卷絮:被风吹起的柳絮。②红成阵:落花成阵。宋·秦观《水龙吟》:“红成阵,飞鸳甃。” ③双鱼:指传书信。④横波:古人将媚眼比作秋波。汉·傅毅《舞赋》:“眉连娟以增绕兮,目流睇而横波。”南朝梁·杨嗷《咏舞》诗:“颦容生翠羽,慢睇出横波。”秋一寸,即秋波一寸。 【译文】 东风吹起柳絮,料峭春寒一扫清。花粉花香,满天飘扬,落英缤纷。残酒犹未消,新酒又添困。今春的愁恨,还同前春一样深。 蝴蝶飞了,黄莺去了无处问。高楼遥隔水漫漫,望眼欲穿,伊人为何不来一封信?一寸秋波,万分恼乱,又只见斜阳西下,黄昏临近。 【集评】 清·沈雄:“山谷谓好词,惟取陡健圆转。屯田意过久许,笔犹未休。待制滔滔漭漭,不能尽变。如赵德麟云:‘新酒又添残酒病,今春不减前春恨。’又黄山谷云:‘春未透,花枝瘦,正是愁时候。’梁贡父云: ‘拚一醉留春,留春不住,醉里春归。’此则陡健圆转之榜样也。”(《古今词话·词品》下卷) 【总案】 此首又作赵令畤词。词写女子伤春。起三句谓絮飞花落,时届暮春。一股愁情已从此惨淡景象中渐渐流露。“新酒”一联写以酒浇愁,而愁恨不减,对仗自然,不露痕迹。过片以莺蝶之邈无踪影,喻伊人之渺不可寻。非但人儿不见,连书信也无一封。思妇望眼之殷,愁绪之深则在结尾一句中点出。观“斜阳”一句,知此女子之凝望已自晨至夕,等待她的只是弧后的黑暗,以景语收煞,含蓄不尽。 晏几道《蝶恋花》《蝶恋花》·晏几道
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销魂无说处,觉来惆怅销魂误。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依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这首小令写离恨的无法排遣。上片侧重写梦里。起三句点化岑参“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春梦)句意。“睡里销魂无说处”,由于梦中寻人不遇,所以很伤心,伤心还没个说处,“觉来惆怅销魂误”,“销魂误”,意谓梦里销魂是不实之“误”,言醒来更伤心。下片写醒后。“欲尽”三句是说,由于“觉来惆怅”,所以想写信来详细抒发平日相思之情和梦中寻觅之苦,但又恐鱼雁终不可靠,书信难以寄达,结拍三句,“却依缓弦歌别绪”,由于“欲尽此情”不能,只好托情于筝,借弦寄恨。“断肠移破秦筝柱”,言因为极度悲伤,竟将筝柱移破。“移破”,移遍,形容弹奏之动情。 晏几道《蝶恋花》《蝶恋花》·晏几道
晏几道 千叶早梅夸百媚,笑面凌寒,内样妆先试。月脸冰肌香细腻,风流新称东君意。一稔年光春有味,江北江南,更有谁相比。横玉声中吹满地,好枝长恨无人寄。 这是一首咏梅词,是具有词人鲜明个性的抒情词作。上片写花开,下片写花落,词中寄托作者怀才不遇,孤傲不群的性格。写花开,笑面凌寒,既赞梅花之妩媚,又歌咏其凌寒精神。“样”,既宫样。这就是说梅花开着重叠的花瓣,笑脸迎寒,像是施了内样妆的宫女,那肤色如冰似月,以其美丽的风度,让东君即春神称心如意。词人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了梅花的妩媚、娇美,赞美了它笑脸迎寒、开在百花之先的精神。是写梅花又是写人,也是写作者自己。下片写花落,以《梅花落》笛曲双关,构思巧妙。过片“一稔年光春有味”,进一步赞美梅花一年一度的风流,江南江北,没有什么花可与之相比。而歇拍则写花落,“横玉声中吹满地,好枝长恨无人寄”。用南朝陆凯从江南寄梅花一枝的典故,抒写胸臆。寄托着词人怀才不遇、孤傲不群的性格。这里,显示了作者独特的抒情个性,即江南江北无人相比,在玉笛声中吹落满地的梅花,正是作者自我形象的真实、生动写照。 晏几道《蝶恋花》《蝶恋花》·晏几道
晏几道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日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这首词是离别感忆之作。全词充满无可排遣的惆怅和悲凉心情。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从红烛无法留人,为惜别而流泪,反映出自己别后的凄凉心情。结构新颖,词情感人。词的上片起句,先点明“别”。“西楼”为“别”之地,并暗示此中有人。“醉别”则写出当时“别”之情态。第二、三句承前句,写自己别之感,说往日之饮,昔日之聚,今日之悲,现在之散。末二句,写夜里酒醒,只见斜月半窗,映照着屏风上的翠峰,感慨万千,难以入睡。词的下片写过去的欢乐既不可再,因怀念人而检点旧物,只见“衣上酒痕”,乃是西楼欢宴时所洒下的陈痕,只能勾起对往事的回忆。词的结尾三句,不说自己寒夜无眠,不说自己“自怜无好计”,不说自己垂泪,而把这一切归之于红烛,把人的感情注入到红烛中去,由此,词人的哀伤便可想而知了。 晏几道《蝶恋花》《蝶恋花》 初拈霜纨生怅望。①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②午睡醒来慵一饷,双纹翠簟铺寒浪。③ 雨罢蘋风吹碧涨,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④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⑤ 【注释】 ①拈:用手指提捏。霜纨:白色细绢衣裙。②秦娥:秦地美女,这里泛指歌女。③慵:困倦,娇懒。簟:竹席。④蘋:多年生水中草本植物,叶浮水面。碧涨:绿水。⑤绿云:形容女人头发,这里兼指荷叶。弯环:指新月形状。 【译文】 新穿上如霜似雪的细绢衣裙,心中不由产生一种无名的愁怅。树叶那边的黄莺儿,好像学着秦娥般地歌唱。我午睡才醒,尚存一副娇懒模样。花纹成双成对的竹席,呈现出一片凄凉景象。 新雨过后,风吹绿池中的蘋草,微波荡漾。那含情带露的荷花呀,和我的美丽容貌多么相像!明媚的新月升在头顶,那弯弯的月芽呀,和我的愁眉一样。 【总案】 这是一首少女怀春的闺情词。这位青春少女,爱美,爱目然,爱风,爱水,爱花,爱月,更爱自己的容颜和风韵,全然是美的象征。此词妙在自然环境之美同人物情态之美相融合,有无穷的艺术魅力。雨后新晴,黄莺歌唱,清风微澜,碧叶红花,白衣少女,裙带飘飘,如出水芙蓉,翩翩若仙,又映衬以朦胧的荷塘月色,使全篇呈现出清新雅逸,俏丽婉约的绚美意象.给人以无限的审美享受。因而,此词在闺词中显得鹤立鸡群,卓然不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