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刑罰類 > 刑具部 > 桎梏 > 明梏 明梏 mínggù 刑具名。木製手銬,上書犯人姓名、罪狀,以公諸於衆,故名。《周禮·秋官·掌囚》:“告刑于王,奉而適朝士,加明梏,以適市而刑殺之。”鄭玄注:“鄉士加明梏者,謂書其姓名及其罪於梏而著之也。囚時雖有無梏者,至於刑殺,皆設之以適市就衆也。” 明梏梏为木制手铐。古代执行死刑时,把犯人的姓名、罪状写于梏上,告示于众,借此达到惩罚罪犯、以儆效尤的目的,称为“明梏”。《周礼·秋官·掌囚》:“士加明梏,以适市而刑杀之。”《左传·昭公三年》记载,郑国的公孙黑因反叛未遂而被迫自缢身死亡后,仍被“尸诸周代之衢”,并且“加木马”,“书其罪于木,以加尸上。”北周律规定:“狱成将杀者,书其姓名及其罪于拲,而杀之市”。宋代称明梏为“犯由牌”。清代称为“斩条”,也有称作“亡命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