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村wénmíngcūn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成绩显著的村庄。例如:“保定驻军同当地人民群众通过开展‘文明村’、‘文明街’的活动,使农村城镇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民日报》1983.2.8) 文明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在农村的新创造。各地农村根据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定的文明标准,以村为单位进行评比,使精神文明建设在农村实现了经常化、具体化、制度化。文明村的具体评选标准因地而异,但通常都包含三个主要方面的内容:一是文明的村风;二是文明的家庭;三是文明的环境。文明村的建设活动,在1982年出现后,即引起党中央及有关领导部门的重视。1983年10月27日至11月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在江苏省的苏州市召开了全国农村文明村(镇)建设座谈会;1984年1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了《全国农村文明村(镇)建设座谈会纪要》,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农村的文明村建设活动。文明村的建设活动,是依靠广大农民群众进行移风易俗,改变旧习,创造农村新面貌的一个很好的形式。同时,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