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程管理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project对农业工程建设和运行实行管理的总称。农业工程管理分为工程项目管理、生产运行管理和宏观管理三种,各种管理的对象、目的、内容、方法各不相同。 农业建设项目管理 指对农业建设项目活动的全过程实行管理,主要目的在于保证和提高建设项目的效益和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重点放在建设前期的投资决策和建设时期的按设计方案施工,并以这两方面为中心,形成一套管理的程序、内容和方法(见农业建设项目管理)。 农业工程运行管理 农业工程建成投产后,对工程运行的管理。以保证工程运行质量为管理的中心任务,使工程保持正常功能,降低运行消耗,延长使用寿命,保护人员与设备安全,达到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的目的。管理的基本内容有: ❶质量教育,使参与运行的有关人员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参加质量管理; ❷实行目标管理,对运行的任务、质量及其管理等制订出目标,分解到工程运行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并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 ❸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即与工程运行质量有关的各个环节都实行工作质量管理,对运行质量作出保证,包括工程运行的作业组织机构、作业计划和组织、设备的操作使用和维修、运行物资的供应和管理、劳动保护、业务人员培训、技术和质量信息以及质量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等工作; ❹建立和执行以责任制为基础的各种工作程序、质量标准、岗位责任制及奖惩办法等规章制度; 管理的基本方法是实行计划、实施、检查与总结四个基本环节的循环工作法。 农业工程宏观管理 是对国家或地区范围的农业工程事业及其发展实行行业的宏观计划、决策、组织、协调与控制。其目的在于使农业工程建设、科技、人才的发展速度与规模,与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通过制定和贯彻以农业工程建设和运行质量为内容的行业发展规划、工程经济政策、技术标准规范、财政和税收支持,以及法规等实现管理。 中国现行的农业工程宏观管理是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职能,并通过各级政府部门的有关机构分别管理,农业机械制造由机械制造工业部门主管; 农业机械化、农村能源建设、农业土地整治和国营农场、畜牧场、水产养殖场等工程建设以及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农业区域经济开发工程建设由农业部门主管; 水利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由水利部门主管; 有关林业的工程由林业部门主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