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救偏琐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救偏琐言儿科著作。明末清初费启泰撰。五卷(又有十卷、八卷本)。启泰字建中,湖州(今属浙江)人。少攻儒学,科第不中,钻研医学,精于痘疹。费氏认为痘疹流行与天时有关,泥于古法,常易误治,故于治法中强调应用解毒、凉血、清火诸法,结合个人临症经验于晚年清顺治十六年(1659)撰成此书。主要记述痘疹辨证治法、方药等,有论七十二篇附有怪痘图像及备用良方。书中大旨存于救偏之中,其要在于攻毒。主张应审其病势变化,辨死生危愈之期而定遣方用药之法,后附治验详示其法,现有顺治十六年刊本,康熙二十七年(1688)惠迪堂刊本(附备用良方一卷),嘉庆五年(1800)绣文堂刊本(八卷)。 救偏琐言儿科著作。清·费启泰撰。5卷。刊于1659年。本书专论痘疹的辨证原则和治疗法。作者认为古人治痘之法,多有所偏,特别是略于攻下、解毒、凉血、清火诸法,因而根据个人的经验体会写成此书。书中除讨论了一些具体的痘科辨证外,并附怪痘的图像及备用良方。 救偏琐言十卷。清费启泰(生卒年不详)撰。费启泰字建中,湖州(今属浙江)人。少攻儒学,科举不中,遂转攻医学,精于痘疹。费氏认为痘疹流行与天时有关,拘于古法,不免误治,于是结合自己临床经验撰成此书。此书专论痘科,主要记述痘疹辨证治法、方药等。有论七十二篇,附有怪豆图像及备用良方六十首。书中以证分阴阳,各有所宜,不可偏攻偏补,大旨存于救偏之中,其要在于攻毒。首列救偏总论,次原痘论,以痘原于先天。所列诸证治法,多列医案。费氏主张应审其病势变化,辨死生危愈之期而定遣方用药之法。痘科之书,可谓汗牛充栋,多为陈言相袭,人云亦云,而此书宗旨纯正,所列亲历治验甚多,每证皆备,有事实可资印证。可供后人参考。有顺治十六年(1659) 刊本,康熙二十七年(1688)惠迪堂刊本,嘉庆五年 (1800) 绣文堂刊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