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气压对消化的影响
研究高气压对消化的影响,有助于科学地制订各类潜水人员的饮食和营养制度。但是,迄今为止,有关这方面的资料不多。业已明确的是:
高气压对消化腺的分泌功能有一定的影响。潜水员暴露在高气压下,常常有口渴的感觉,这是唾液腺分泌受抑制的结果。在高气压下,胃对各种食物刺激的分泌亦表现出抑制现象,在离开高气压后的最初一小时内,Πав-лов小胃的胃液分泌受抑制尤为明显,但Heidenhain小胃并无重要变化。这说明,这些改变不是高气压直接作用于消化腺的结果,而与高气压作用于分泌过程的神经反射有关。实验同样证明,高气压作用后,自发的胆汁分泌量增加,而胆汁浓度逐渐变稀。上述高气压对消化腺分泌的影响,与暴露的压力成正比,压力愈高,影响愈明显,后作用的时间也愈久。
高气压对胃肠道运动功能也有一定影响。用X线照相观察高气压下家兔胃肠道平滑肌的紧张性,发现在6ATA下紧张性升高,造影剂在胃肠道内移动的速度不平衡,大肠排空加速;在9ATA下,这些现象更为明显。将狗置于7~11ATA下,发现当在高压下停留时,胃的收缩期延长,收缩次数减少,胃的排空延长;在停留结束后,空胃的运动会有某些抑制,胃的收缩期缩短,每一次收缩的力量也减弱。上述胃肠道运动的紊乱现象要在动物离开高压环境后一段时间,才会解除。
人在高压下往往会出现便意,这可能是肠道中气体受到压缩而引起蠕动增加的结果。故潜水前应解大便。
人暴露在高气压下一周以后,可出现食欲减退,摄入量减少;暴露两周以后,食欲逐渐恢复;减压一开始,食欲可明显改善。
在吞咽食物时,会带一些空气进入胃肠道,潜水员在高气压下停留期间,由于食物在肠中发酵,肠内气体的产生仍继续进行。当减压时,外界压力下降,潜水员肠腔内气体膨胀,胃肠道的体积增大,于是横膈即向上升起。潜水员会出现腹痛、恶心、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因此,潜水前不宜饱餐,并且不要吃含大量纤维素和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等。1975年,Lundgren等对轻潜水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潜水员在下潜时,如果为了中耳调压,过分频繁地作吞咽动作,可吞入一定量的空气,导致上升出水时发生腹痛、恶心和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症状。随后,他们研究了在采用不同姿势和不同中耳调压法时气体进入胃肠道的量,发现潜水时吞咽,尤其是头朝下,呈垂直俯冲姿势时(可使口与胃之间的压差增大),导致大量气体进入胃肠道,受试者于上升出水过程中可出现腹部不适。因此,潜水中应避免不必要的吞咽和垂直俯冲姿势,并在上升时作嗳气动作,以预防胃肠道症状。
至于高气压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对胃肠道激素(如胃泌素、促胰液素)分泌的影响,在文献中只有零星报道,需进一步研究才可望有明确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