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棉花铃期病害测报调查方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棉花铃期病害测报调查方法 棉花铃期病害种类繁多。其中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主要有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ossypii Southw.)、红腐病(Fusarium moniliforme Sheidon)和Fusarium equiseti(Corda)Sacc.、棉铃疫病(Phytophthora boehmeriae Sawada)、黑果病(Diplodia gossypina Cooke)、茎枯病(Ascochyta gossypii Syd.)、软腐病(Rhizopus nigricans Ehrenberg)、红粉病[Cephalothecium roseum(Link et Fr.)Corda]等。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全国各主要棉区均有发生,其中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棉区发生流行频率较高。 1 主要影响因子 1.1 病原菌初侵染源 根据棉铃病菌的侵染特点和致病性强弱,大致可分为2种类型:一类是致病性较强,且能直接侵染健全棉铃的病菌,如棉铃疫病、炭疽、角斑、茎枯等;第二类致病性较弱,只能通过伤口(虫伤、病斑等),或铃壳裂缝侵入,如红腐、红粉、黑果、软腐等。前一类病菌多以菌丝或孢子在种子内外越冬,也能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侵染棉苗,再经多次重复侵染而侵害棉铃。病铃多出现在青铃前期。后一类病菌,除红腐菌可由种子带菌外,主要是在土壤和病株残体中越冬,在棉花结铃期由风、雨、害虫传播,经多次再侵染,由伤口侵入,造成烂铃。病铃多发生在棉铃吐絮前10~15天。 1.2 温湿度 棉花铃病多在高湿条件下发生。8、9月份的降雨是铃病发生轻重的关键因素。8月中旬以后,凡雨量大,雨日多,相对湿度85%以上,则烂铃严重。同时,铃病适宜的温度是20~30℃,若气温下降到20℃以下,病菌生长受到抑制,即使多雨也不容易烂铃。 1.3 其他因素 棉田偏施氮肥或施肥过迟,植株嫩绿,枝叶茂盛,棉田郁闭、潮湿,通风不良,整枝、打权不彻底,均有利病菌发生。蕾铃期蛀食性害虫严重的棉田,烂铃也重。 2 调查内容和方法 2.1 调查时间 从8月下旬开始到9月下旬,每14天调查1次,共查3次。 2.2 调查田块 依据当地的棉花品种布局状况和常年发病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主栽品种和感病品种的一、二类棉田调查。每次调查10块棉田,每块田面积不少于2×667m2。 2.3 调查方法 每块田采取5点取样,每点随机调查单行5株。记载成铃数和病铃数,统计病铃率。结果填入表5-7。 表5-7 棉花铃病田间调查表 3 发生程度分级标准 河南省和山东省以发病盛期平均病铃率来划分: 4 防治指标 河南省和山东省分别为病铃率3%。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