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棉花叶螨测报调查方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棉花叶螨测报调查方法 棉花叶螨广泛分布在全国各个棉区,是棉花的主要害虫。为害棉花的常见种类有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l)、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 Ehara)、土耳其斯坦叶螨(Tetranychus turkestani Ugarov et Nikolski)等。朱砂叶螨又名红叶螨,二斑叶螨又名棉叶螨。其中土耳其斯坦叶螨只分布在新疆棉区,朱砂叶螨和截形叶螨在我国其他棉区都有分布,两者有时互为优势种。两种叶螨的为害状有明显不同。朱砂叶螨初期为害后,棉叶正面出现黄白斑,3~5天后,叶面为红色,为害加重时,棉叶卷曲直至脱落。截形叶螨为害的棉叶仅出现黄白斑,为害加重时,黄白斑面积扩大,不会出现红色和卷叶。 1 主要影响因子 1.1 温湿度 发育起点温度7℃,最高42℃。发育最适温度25~31℃,最适相对湿度35%~55%。高温、干旱是猖獗发生的重要标志。 1.2 降雨量 大雨对棉花叶螨有机械冲刷作用。在发生为害的主要时期,降雨量偏多,强度大,对其发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反之,为害就重。 1.3 棉田环境 靠近沟渠、道路、井台、坟地、村庄、菜园、玉米、高粱、豆类、桑树、刺槐等的棉田,棉花与多种作物间作套种,田间杂草多的,为害都比较重。反之,为害较轻。 2 调查内容与方法 2.1 春季虫源基数调查 2.1.1 调查时间 3月份,平均气温稳定通过6℃以上时进行。 2.1.2 调查对象 2.1.2.1 棉花前茬作物 南方棉区主要在蚕豆上调查,北方棉区在小麦上调查。 2.1.2.2 寄主杂草 在棉田内及附近,选择3~5种主要寄主杂草(常见的有婆婆纳、佛座、马鞭草、蛇莓、益母草、乌蔹草、风光轮菜、野苜蓿、蒲公英等)。 2.1.3 调查取样方法 共调查2次,间隔10天左右。在棉花前茬作物上共调查2~3块田,每块田采用5点取样法,共调查50~100株(蚕豆按枝取样)。在田内寄主杂草上调查,采用随机取样,每种杂草共调查50~100株。记载有螨株率、百株成螨数。以两次调查的平均值作为当年春季棉花叶螨的虫源基数。结果记入表5-35。 表5-35 棉花叶螨春季虫源基数调查表 2.2 棉田虫情、天敌和棉花被害情况调查 2.2.1 棉田系统调查 2.2.1.1 调查时间 从齐苗开始,每5天调查1次,至吐絮盛期止。 2.2.1.2 调查方法 根据当地棉花叶螨发生的特点,选择3~5种类型田。每种类型田选1块667m2以上面积的棉田,采用Z字形取样,按田块大小合理安排样点,每块田取50株棉花。苗期查全株,现蕾后,每株调查主茎上(指最上部主茎展开叶)、中、下(指最下果枝位叶)部各1片叶。记载成螨数、螨害级别,并分别与苗期(出苗至7片真叶)、蕾花期(8片真叶至开花盛期)、花铃期(开花盛期至吐絮盛期)各定1次调查田。记入表5-36。 表5-36 棉花叶螨系统调查表 2.2.1.3 螨害分级标准和计算平均螨害级数的方法 以朱砂叶螨为害为主地区的螨害分级标准: ◆0级:叶片未受害; ◆1级:叶面有黄色斑块; ◆2级:红色斑点占叶面1/3以下; ◆3级:红色斑点占叶面1/3以上。 平均螨害级数=∑(某级螨害级数×该级叶片数)/总叶片数…(1) 2.3 大田普查 2.3.1 普查时间 分别于苗期、蕾花期、花铃期棉花叶螨为害高峰前,各进行1次普查。 2.3.2 普查方法 每种类型田应该查3块以上。应特别注意对历年棉花叶螨发生重的棉田进行调查。按Z字形目测调查。每块田每次查50株,对有为害状的棉株,取主茎上(指最上部主茎展开叶)、中、下(指最下果枝位叶)部各1片叶,记载螨害级别。结果记入表5-37。 表5-37 棉田棉花叶螨普查记载表 2.4 观测圃螨害情况调查 2.4.1 观测圃设置 分别从苗期、蕾花期、花铃期的初期开始(约在5月初、6月初、7月中旬初),于系统调查田中,选定棉花叶螨发生程度中等的棉田1块,面积为200~350m2。在每个发生为害期内(约40天),不针对棉花叶螨进行防治,以保持螨害的自然消长。 2.4.2 调查取样方法 与棉田系统调查方法相同。结果记入表5-38。 表5-38 观测圃螨害情况记载表 2.5 天敌调查 2.5.1 调查方法 在观测圃和一块棉花叶螨发生中等的系统调查田内,采用定田不定株调查,5点取样。苗期查50株,蕾花期和花铃期各查10株。每5天调查1次,查全株,记载各类天敌有效虫态的数量(表5-39)。 表5-39 棉田棉花叶螨天敌消长记载表 3 历年测报资料的统计汇总 3.1 棉花叶螨的发生为害期 3.1.1 棉花叶螨的发生为害统一划分 ◆苗期:棉花出苗至7片真叶期; ◆蕾花期:8片真叶至开花盛期; ◆花铃期:开花盛期至吐絮盛期。 3.1.2 发生为害期始期、末期、高峰期统计标准 3.1.2.1 始期 指各类型田平均有螨株率或螨害级数开始达到防治指标的日期。 3.1.2.2 末期 指各类型田平均有螨株率或螨害级数最后达到防治指标的日期。在上一发生为害期和下一发生为害期之间无明显分界时,以该发生为害阶段的终止期,作为上一发生为害期的末期。 3.1.2.3 高峰期 指各类型田平均有螨株率或螨害级数达到最高的日期。 3.2 棉花叶螨的发生量和发生程度 3.2.1 发生量 以各发生为害时段发生高峰期,各类型田的平均有螨株率或百株螨量表示。 3.2.2 发生程度的分级 以平均最高有螨株率或百株螨量统一划分为5级: ◆1级:指受害允许密度以下的有螨株率和百株螨量; ◆2级:指介于1级和3级之间的有螨株率和百株螨量; ◆3级:指多年有螨株率和百株螨量的平均值; ◆4级:指介于3级和5级之间的有螨株率和百株螨量; ◆5级:指该地区一些发生最高年份的有螨株率和百株螨量。 划分棉花叶螨发生程度的其他方面,是在划分平均有螨株率或百株螨量的基础上再进行划分的。 3.2.3 发生程度的划分 (1)平均最高有螨株率或百株螨量; (2)平均最高螨害级数; (3)发生为害期持续的天数(指从始期到末期累计天数); (4)应用农药防治面积占棉田总面积的百分比; (5)应治棉田平均需要用农药的次数。 (1)、(2)、(3)三项用来进行棉花叶螨发生为害程度的比较,若(1)、(2)项和(3)项的资料不呈正相关时,可以用同级相乘的办法来表示。(4)、(5)两项供预报防治情况时参考,其中(4)项可用一种当家农药进行估测。 3.3 调查资料的换算 3.3.1 春季寄主杂草有螨株率和百株螨量的换算 在湖北荆州和其他发生规律相似的棉区按(2)式换算 Y=3.193X1.14096………………………………(2) 式中: Y——百株杂草螨量(头); X——有螨株率(%)。 其他地区可以利用当地资料建立自己的转换公式。 3.3.2 有螨株率和百株三叶螨量的转换 在湖北荆州和其他发生规律相似的棉区按(3)式换算 Y=1.4269X1.4131………………………………(3) 式中: Y——棉花百株三叶螨量(头); X——有螨株率(%)。 各地可以当地资料,建立自己的转换公式。 3.3.3平均单株螨量和平均螨害级数的转换 在湖北以及条件相似的棉区,可利用以下公式: 苗期: Y=0.3866X1+0.1451…………………………(4) 蕾花期: Y=1.1833X1-0.9199…………………………(5) 花铃期: Y=1.5666X1-1.9999…………………………(6) 式中: Y——平均螨害级数(级); X1——平均单株螨量的对数值。 蕾花期单株螨量=单株三叶螨量×3.3…………….(7) 花铃期单株螨量=单株三叶螨量×15.0…………….(8) 3.4 为害损失统计 3.4.1 各期皮棉产量损失率 3.4.1.1 计算公式 当地已建立计算公式的,应用当地的公式。未建立公式的地区,与湖北省发生为害条件相似的,可以参考下列公式计算: 苗期: Y=24.4236X-3.5388…………………………(9) 蕾铃期: Y=14.2084X+0.0617…………………………(10) 式中: Y——籽棉产量损失率(%); X——平均螨害级数(级)。 将公式计算后的籽棉产量损失率,当做皮棉产量损失率。 3.4.1.2 计算不防治情况下的皮棉产量损失率 把不防治观察圃的平均螨害级数代入公式,求得不防治情况下的皮棉产量损失率。 3.4.1.3 计算防治后的实际皮棉损失率 把在系统调查田和大田普查后,所获得的平均螨害级数代入公式,而求得。 3.4.1.4 计算防治挽回皮棉产量损失率 用不防治皮棉产量损失率减去防治后的实际皮棉损失率。 3.4.2 年发生程度 3.4.2.1 全年皮棉产值损失率 全年皮棉产值损失率等于各期皮棉产值损失率之和。 3.4.2.2 年发生程度的划分 把全年皮棉产值损失率,参照3.2.2划分方法,分为5级。 3.5 棉花叶螨调查资料表册 全国制订统一的调查资料表册。各项调查内容在调查结束时,须认真统计和填写。增加预报区内棉花叶螨发生防治基本情况表,以便全面分析其发生影响因素。发生程度、为害损失情况,按历年测报资料的统计汇总方法统计和汇总。 3.6 棉花叶螨测报资料的统计(汇总)表册 全国制订统一的测报资料统计(汇总)表册,可在调查资料表册的基础上,把有关项目按测报资料统计(汇总)方法,统计成预测预报需要的数据,从而为建立测报资料数据库奠定基础。 4 预测预报方法 4.1 预报第二年棉花叶螨发生趋势 通过预测,可以对第二年棉花叶螨的发生防治情况做好准备。 4.1.1 根据近年测报调查资料和气象预报进行预报 整理分析近几年测报调查资料,结合气象台长期气象预报,应用对比法以及其他预测方法,进行预测。 4.1.2 根据降雨量的分布进行预报 湖北省荆州市观察,5~8月雨水偏多,分布均匀,即月降水量在100mm以上,甚至200~300mm,棉花叶螨多处于1级和2级发生程度。雨量偏少,分布不均匀,至少有2个月雨量都达不到100mm,棉花叶螨发生程度多在4级和5级。根据气象预报,可以用以下预测方程进行预测: Y=24.4-4.2761X±9.87 r=-0.4317* n=31 …(11) 式中: Y——螨害损失率(%); X——5~8月降雨量100mm以上月份。 4.2 预测苗期叶螨发生量 Y=71.74+1.1854X1±230.3 r=0.4989* n=17 (湖北荆州)……(12) Y=152.13X2-2960.1±198.8 r=0.6171* n=18 (湖北荆州)……(13) 式中: Y——平均最高百株螨量(头); X1——3月上、中旬杂草百株螨量(头); X2——5月平均温度(℃)。 4.3 预测蕾花期棉花叶螨发生量 Y=1532.2-337.09X3±356 r=-0.6181* n=12 (湖北荆州)……(14) 式中: Y——平均最高百株螨量(头); X3——6月水分积分指数。 4.4 预测花铃期棉花叶螨发生量 Y=3139.3-802.7728X4±906.1 r=-0.6181*(湖北荆州)……(15) 式中: Y——平均最高百株螨量(头); X4——7月水分积分指数。 4.5 短期预测 选择不同类型棉田1块,从棉花出苗齐苗开始到8月底虫口下降为止,每5天检查虫情1次。随机取样,顺行目测500~1000株,观察黄白斑和红叶株,统计被害株率。当发现有虫株后,开展普查,每3天调查1次。及时发出防治适期预报。 5 发生程度分级标准 5.1 设以下代表字母 M——代表平均最高有螨株率(%); N——代表平均最高百株螨量(头); R——代表平均最高红叶株率(%); D——代表发生为害期的天数(天)。 5.2 浙江省 5.3 上海市 5.4 江苏省 5.5 湖北省 5.6 湖南省 5.7 四川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