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拓跋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拓跋丕 拓跋丕422—503北朝北魏宗室。北魏先祖烈帝拓拔翳之孙,城侯拓跋谓之子。北魏太武帝时随驾临江,赐爵兴平子。献文帝时为侍中,因平息乙浑谋反有功,迁尚书令,改封东阳公。孝文帝时,封东阳王,拜侍中、司徒公。又迁太尉、录尚书事。丕容貌壮伟,大耳秀眉,须发斑白,博记国事,飨宴之际,必居坐端声气高朗,讲述既往成败,孝文、冯太后敬纳之。但他谄事要人,骄侮轻贱。后例降王爵,封平阳郡公。及孝文帝南伐,丕与广陵王羽留守京师,并加使持节。帝将北巡,丕迁太傅、录尚书事。及车驾发代,丕留守。诏在代之事,都由太傅处置。他笃爱本风,不达新式。至于变革风俗,迁都洛阳,改官制服,禁绝旧言,他都不情愿。孝文帝也不强迫,只是晓示大理,使他不生异心。又以丕为都督,领并州刺史,改封新兴公。其后拓拔隆与穆泰勾连太子恂在平城谋逆。当时拓拔丕以年老居并州,虽未参与他们的预谋,但事前有过联系,故受牵连贬为太原百姓。其时丕已80高龄,仍自平城随驾至洛。孝文帝多次派左右慰勉他,不久还晋阳。孝文帝死,丕从并州赴洛奔丧,受到宣武帝的礼遇,令其留居洛阳。拓拔丕仕历六世,位极公辅而还为庶人,但仍然心恋京师,诏以为三老。景明四年 (503) 病故,时年82岁。 ☚ 陈叔陵 元叉 ☛ 拓跋丕?—444北魏宗室。鲜卑拓跋氏。太宗明元帝※拓跋嗣次子,母慕容氏。少有才干,为父钟爱。泰常七年(422),封乐平王,拜车骑大将军,改骠骑大将军。太延元年(435),与镇东大将军徒河屈垣率军4万伐北燕,至和龙(今辽宁辽阳),掠男女6千口而返。次年,督河西、高平诸军讨氐南秦王杨难当,至略阳(治今甘肃秦安县东北隆城镇),禁令齐肃,抚慰初附。秦陇遂安。曾劝阻其兄太武帝拓跋焘加兵高句丽以索讨潜逃的北燕冯弘。四年(438),随帝北伐柔然,督15将出东道。翌年,从帝西征北凉沮渠牧犍,为后继,并镇守凉州。太平真君四年(443),随帝督15将出西道击柔然。因尚书令刘洁曾计谋立其为帝,遂于五年(444),坐刘洁事忧卒。谥戾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