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手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手巾

手巾

古人用来拭手揩汗及佩带之物,以葛布或丝绸绫罗制成。宋高承《事物纪原》载:“《礼》云:‘浴用二巾,上絺下绤’虽上下异用,而无异名,此宜三代时有之。王莽篡汉,汉王闳伏地而泣,元后亲以手巾拭其泪。巾虽始于三代,而手巾之名,实始于汉,今称日‘帨’是也。”后世又称作手帕。唐宋时女子多用之,《开元天宝遗事》载:“贵妃每至夏月……每有汗出,红腻而多香,或拭之于巾帕之上。”宋陆游《浪淘沙》词:“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姜夔《虞美人·咏牡丹》词:“娉娉袅袅教谁惜,空压纱巾侧。”

☚ 黄眉   帕子 ☛

手巾shǒujin

手绢:红衣女子忙掏出~把她的右膀扎紧,关切地问道:“大妹子,你怎么挂了彩?”(成玄《张作霖演义》)

手巾sou3 jin1

(名)手绢。

手巾səu53tɕin55sou53jin55

手绢。后汉安世高译《佛说奈女祇域因缘经》: “有一贫人,唯有一烂坏手巾,意欲布施,惟此物恶,犹豫未决。”《孔雀东南飞》:“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此类似今手绢。《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六梁敬帝绍泰元年: “霸先惧其谋泄,以手巾绞棱。”胡三省注: “今人盥洗,以布拭手,长七八尺,谓之手巾。”据此,似今之毛巾。明张岱《陶庵梦忆》卷六《绍兴灯景》: “万历间,父叔辈于龙山放灯,称盛事……有轻薄子作口号嘲之曰: ‘蕺山灯景实堪夸,葫筿芋头挂夜叉。若问搭彩是何物,手巾脚布神袍纱。’”《红楼梦》第四十回: “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敁敠人位,按席摆下。”

手巾ʂəu53tɕiŋ213

❶拭脸揩手的布,即今毛巾: 坐席的总还带个~子呢。胡三省: “今人盥洗,以布拭手,长七八尺谓之~。”
❷头巾: 给你买了个~子,出门时包头。西北人常以拭手毛巾包头,热时擦汗,平时还可搭在肩上,故头巾、手巾不分。

手巾ciu21üng44[ts′iu yŋ]

毛巾。

手巾0808手绢。冀鲁官话。河北威县。山东济南〖〗。中原官话。山西吉县〖 〗。山东梁山〖〗、费县〖 〗。兰银官话。甘肃兰州〖〗。西南官话。湖北武汉、宜昌〖〗。四川成都〖〗、奉节〖〗。贵州黎平〖〗。云南昆明〖〗、昭通〖〗、蒙自〖〗、新平〖 〗。官话。福建南平〖〗。吴语。江苏丹阳。浙江象山。1759年《象山县志》:「《说文》:巾,佩巾也。古乐府《为焦仲卿妻作》:『~掩口啼。』」浙江温州〖〗、黄岩、嵊县太平乡、青田〖〗、苍南金乡〖 〗。赣语。江西莲花〖〗。福建建宁〖〗。粤语。广西。《广西情歌》第三集:「妹拿发夹做桥墩,哥拿~架桥来。」闽语。福建福鼎〖〗、邵武〖〗、宁德〖 〗、寿宁〖〗、厦门〖 〗。海南琼山。也作「手巾儿」。孝巾;孝箍。江淮官话。江苏涟水〖〗。旧时系在男子腰间的长条丝巾或布巾。客话。江西赣州。情歌《横丝直丝缠郎腰》:「~两头丝线密,横丝直丝缠郎腰。」小孩背巾。闽语。福建漳平〖 〗。围裙。粤语。广东东莞莞城〖 〗、宝安沙井〖〗。

手巾

(shǒu·jīn)<名>
❶ 用土布做的擦脸巾;毛巾。
❷ 手绢。“巾”在这个词里作词根,体现它原本的语素意义,应读本音jīn,不宜读轻声。

手巾shǒu·jīn

❶擦洗手脸或器物用的巾帕:(平儿)又接过一条大~来,将探春面前衣襟掩了,探春方伸手向面盆中盥沐。(五五·1294)凤姐手里拿着西洋~,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掂掇人位,按席摆下。(四十·913)
❷手绢:(贾琏)因见二姐手中拿一条拴着荷包的~摆弄,便搭讪着往腰内摸了一摸。(六四·1558)

古代名物 > 日用類 > 起居部 > 居處 > 手巾
手巾  shǒujīn

擦拭手、臉所用之巾。《禮記·内則》:“盥卒,授巾。”鄭玄注:“巾以帨手。”《太平御覽》七百一十六引《漢名臣奏》:“王莽斥出王閎,太后憐之,閎伏泣失聲,太后親以手巾拭閎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謝注神傾意,不覺流汗交面。殷徐語左右:‘取手巾與謝郎拭面。’”《資治通鑑·梁紀》:“敬帝紹泰元年,以手巾絞棱。”胡三省注:“今人盥洗,以布拭手,長七八尺,謂之手巾。”

手巾

擦手揩脸用的巾。《孔雀东南飞》:“~掩口啼,泪落便如泻。”魏禧《大铁椎传》:“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裹头,足缠白布。”

卫生用品

卫生用品

清洗剂:皂(肥皂;香皂;药~) 胰(胰子;香胰) 枧(香枧) 洋碱 土碱 大碱 洗衣粉 去污粉 洗涤剂
清除梳垢的刷具:梳帚
洗脸擦手用品:巾(毛巾;手巾;汗~) 帕(帕子;手帕;汗~;绣~;香~;罗~) 手绢 绢子
手帕、丝巾:鲛绡
洗脸盆:面盆 颒面器
洗手器:盘 盥
古代盥洗用具:槃匜
一种铜制的盥洗用具:锣(沙~;鐁~)
浴盆:滥(同~而浴) 澡盆 兰盆
擦去污物的布:幡(幡布) 抹布 展布
熨平衣服的用具:熨(~斗) 尉斗 金斗火斗 钴鉧 钴镆
可熏起蚊虫的香:篆(篆香;篆盘) 蚊烟香
一种覆盖于火炉上供熏香、烘物和取暖用的器物:熏笼 香篝 香笼
银质的或银饰的熏笼:银篝
妇女行经期所束之布:月布 月经带 月经布 月经衣 骑马布 骑马带子

另见:洗涤 洗除 清扫 清洁

☚ 卫生用品   化妆品 ☛

用于围脖颈的巾:围巾 项巾
宽大的毛皮围脖:风领
系在脖子上的三角形的纺织品:领巾(红~)
妇女的领巾:
妇女所用的披在肩上的织物:披巾 被巾
锦缎披巾:锦披
用于擦手擦脸的巾:帕(帕子;手帕) 绢(绢子;手绢;手绢儿) 帛子 手巾
手帕、丝巾:鲛绢 鲛织 鲛鮹 鲛绡鲛丝 绞绡
拭手的巾帕:帨巾
精美的巾帕:鲛帕
系于衣带上的巾:帨(帨缡) 佩巾
古时女子出嫁时所系的佩巾:缡 褵
古代妇女拭秽处以自洁之巾:陈妈妈
用于围腰的巾,肚兜:腰巾 袜肚
用绸或布制成束在外面的腰巾:褡膊 褡裢
有花纹装饰的阔腰巾:裹肚
遮盖东西的巾:
覆盖在鞍子上的帕巾:鞍帕
覆于马背的锦巾:锦幪
藏族人在交往时表示敬意或祝贺的长条丝巾:哈达

☚ 纱   布 ☛

手巾shǒujīn

❶拭面或揩手用的巾帕。以素色罗、绫、绢、布为之,裁制成正方或长方形,其上或施以彩绣,用毕盛于佩囊或置于袖中,男女均可用之。汉无名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太平御览》卷七一五:“王莽斥出王闳,太后怜之,闳伏泣失声。太后亲自以手巾拭闳泣。”晋陶渊明《搜神后记》卷六:“二情相恋,女以紫手巾赠详,详以布手巾报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谢注神倾意,不觉流汗交面。殷徐语左右:取手巾与谢郎拭面。”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下:“纹布巾,即手巾,洁白如雪,光软特异,拭水不濡,用之弥年,不生垢腻。”《资治通鉴·梁敬帝绍泰元年》:“霸先惧其谋泄,以手巾绞棱。”宋高承《事物纪原》:“《礼》云:‘浴用二巾,上𫄨下绤。’虽上下异用,而无异名,此宜三代时有之。王莽篡汉,汉王闳伏地而泣,元后亲以手巾拭其泪。巾虽始于三代,而手巾之名,实始于汉,今称曰‘帨’是也。”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三折:“包髻、团衫、绣手巾,都是他受用的。”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建业风俗记》:“嘉靖初脚夫市口或十字路口……青布衫袴,青布长手巾。”《清代北京竹枝词·草珠一串》:“手巾香色艳而娇,玉佩还将颜色烧。”清德龄《清宫二年记》:“(慈禧)头上戴着她玉制的凤,鞋上和手巾上也镶着这种花样。”
❷一种带在腰间的佩巾。《旧唐书·舆服志》:“景云中又制,令依上元故事,一品以下带手巾、算袋。”
❸束腰的布帛。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更有街坊妇人,腰系青花布手巾,绾危髻,为酒客换汤斟酒。”《水浒传》第三十八回:“李逵大怒,焦躁起来,便脱下布衫,里面单系着一条棋子布手巾儿。”
❹披帛。《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二十二回:“只见番王听知外面总兵官奏事,即忙戴上三山金花玲珑冠,披上洁白银花手巾布。”又第五十一回:“妇女围花布,披手巾,椎髻脑后。”《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那么说,还得换上长飘带手巾呢?”

手巾

face towel

手巾

擦手、脸用的巾子,约长七八尺。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