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诚sī chéng(字)项愫,明代人,景泰进士。
思诚sī chéng(字)陈景思,宋代人,太府卿。
思诚sī chéng(字)郭行,宋代人。
思诚sī chéng(字)唐怀德,元代人,学者。
思诚sī chéng(字)夏忠,明代人,知大名府。
思诚sī chéng(字)吴悌,别号疏山,明代嘉靖进士,任御史。
思诚sī chéng(字)见敬恒。 思诚儒家提出的道德概念。 《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认为诚即是天道和人道。圣人生而诚善,生而完备,行思中道;普通人通过反身的过程,使自己的本性得于诚善。孟子发挥了这一思想,指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上》)强调人应“思诚”、达到“至诚”的道德境界。北宋周敦颐继承这一理论,认为诚是圣人的根本,是纯粹至善。他说:“诚者,圣人之本。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纯粹至善者也”(《通书·诚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