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森林工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森林工业forest in-dustry in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森林面积约为984万公顷,主要树种有欧洲云杉、欧洲冷杉、北美白松、欧洲山毛榉、橡树等。
德国是林业发展最早的国家,现实施经济、生态、社会福利效益和谐化的林业政策。林业分为林业和木材业两个部门,森林建设和木材采运归属林业,木材业包括木材加工和木材贸易。
木材采运 德国的国有林执行保证公益的、永续的最高收获原则,每公顷的平均林木年生长量达6立方米,每公顷的平均采伐量在原西德地区为5.3立方米,在原东德地区为4.1立方米。采伐工具以油锯为主,采伐时须顾及景观。原西德的集材作业普遍使用无线电遥控绞盘机、通用或专用拖拉机和集材拖车,在山区使用自行式钢架杆绞盘机或直升机,由于多功能林业的发展,微型绞盘机得到推广。造材和木材分选一般在林区中心工场进行,自动化程度很高。原西德的林道发达,国有林每公顷为50米,私有林每公顷20多米,林区公路和乡间公路、高速公路相连,各种车辆均可深入林区腹部,运材非常方便。原木和原条在林道旁归堆,通常由买方自行运货。
制材工业 德国的锯材总产量约1200万立方米。由于原木径级变小, 原西德的制材企业于80年代普遍进行技术改造, 采用制材—削片联合机替代传统的排锯, 以致小规格材和木片的产量倍增。胶合木工艺的发展解决了小材拼大材的问题, 提高了木材综合利用率。原东德于60年代根据经互会的决定采用波兰产的DTPC-71型排锯进行技术改造, 在最远距森林25公里处建了一批年加工规模为3万~4万立方米的“标准制材厂”, 但制材全盘机械化的程度仍较低(15%), 加工1立方米木材需2~3.75小时。80年代末原东德制材厂的平均年加工规模为1.1万立方米。
刨花板工业 原西德1988年生产刨花板663.5万立方米,生产集中趋势明显,小厂倒闭,80年代末只剩下34个厂。为适应市场需求和达到国家为保护环境提出的新标准,要求刨花板工业必须使有害物质的排放量控制在0.1ppm以下,木尘的排放量也必须由50毫克/立方米减少到20毫克/立方米。刨花板工业在80年代中期推出了刨花模压异型产品、半干法石膏刨花板新产品。刨花板的用途从室内型向室外型建筑材发展。原东德有15个刨花板厂,生产集中在来比锡,1988年的产量为82.6万立方米。70年代研究成功用带树皮的“褐色木片”作刨花板原料,80年代末用带有鲜叶的“绿色木片”制造刨花板的工艺也从试验阶段转入工业利用。
单板和胶合板工业 80年代中期原西德有25个单板厂,共有刨切机和旋切机60台,新型的刨切机加工速度可达105次/分。由于改进了单板切割刀具和干燥机,产品质量提高,单板厚度则从1毫米减到0.7毫米。单板改薄以及机械生产效率提高使以面积计算的单板产量能在木材原料和机械台数减少的情况下长期保持在每年5亿平方米的水平。1981年后因建筑业不景气而出现胶合板滞销。1988年单板产量为40万立方米,胶合板产量为37万立方米;胶合板产品中半数以上是细木工板。80年代末期原东德有26个单板厂和4个胶合板厂,1988年单板和胶合板产量分别为8.1万立方米和3.7万立方米,生产厂家多在来比锡。
纤维板工业 原西德1988年生产纤维板31.3万立方米,同期原东德的产量为26.3万立方米。
制浆造纸工业 原西德造纸工业的木材消费量约750万立方米,其中约占30%的原料是木材加工的剩余物,此外利用回收的废纸原料占50%。1988年生产木浆235.8万吨。原东德同年生产木浆66.2万吨,浸渍加工纤维素也是木材综合利用的重点项目。
木材加工机械制造业 原西德地区的木材加工机械业闻名于世,尤以刨花板设备和各种木工机床的出口量为多。1988年该地区木材加工机械制造业的产值高达32亿马克,产量相当于欧洲同类产品的50%,出口率占产量的6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3: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