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忽思慧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忽思慧

元代营养学医家。蒙族。曾任饮膳太医。1314~1320年(延祐年间)主管宫廷饮食,药物补益等工作。积十余年的经验,集诸家本草、名医方术、谷肉果菜等有关补益的内容,于1330年(天历三年)编成《饮膳正要》3卷,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营养学专书。

忽思慧

回回人,祖籍西域。元成宗时担任钦膳太医,为元代名医,营养学家。至顺元年(1330),编成《钦膳正要》一书,共3卷,记录当时的饮食知识及粮食蔬菜的种植技术,为中国的饮膳营养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忽思慧

元代蒙古族营养学家。曾任元代宫庭饮膳太医,主管宫廷贵族的饮食烹调。根据多年经验,结合本草知识,编成《饮膳正要》一书。是我国现存较早的营养学著作。

忽思慧

忽思慧

元回回太医。天历三年(1330 ),编成《饮膳正要》3卷,记述元代饮食及植物栽培情况。

☚ 鲁明善   马哈麻 ☛
忽思慧

057 忽思慧13—14世纪

元代营养学家。蒙古族人,皇家厨师出身,曾任宫廷饮膳太医。他对饮食营养卫生及饮食疗法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研究颇深。他对食物营养价值认识较为正确,结合自己的营养学经验,制定出饮食卫生法则。他认为日常食品如牛羊肉、奶、五谷、蔬菜、瓜果具有丰富的营养。他注意食品的烹饪方法。他强调防止变质食物损害人体健康,并首次提出不洁食物导致“食物中毒”。他重视治病中的饮食疗法,主张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如饭后漱口,睡前刷牙,夜晚不可多食。他于1330年著成《饮膳正要》一书,是我国第一部饮食营养学专著。

☚ 杨士瀛   滑寿 ☛
忽思慧

忽思慧13、14世纪间

元营养学家。蒙古族(一说维吾尔族)人。延祐、天历(1314—1329)年间任宫廷饮膳太医,主管宫廷饮食、营养。他对饮食物的营养卫生和饮食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个人丰富的营养学经验,与普兰奚合著成《饮膳正要》3卷,刊行于天历三年(1330),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营养学专著。该书卷1论述了养生避忌、妊娠及乳母食忌、饮酒避忌及94种膳食方。卷2介绍了各种汤煎、服饵等83方,食疗各种疾病61方,并列“食物中毒”专篇,为我国医学界首次使用此名词。卷3列米谷、兽、鱼、果、菜及料物230余种,附图168幅。该书从营养学角度,叙述了饮食的营养价值,烹饪技术,对饮食疗法和卫生提出了一定要求,主张治病首用饮食调养,无效再求之于药物。书中记载了较多的蒙古族饮食营养及卫生史料,对研究我国古代营养学以及蒙古族饮食卫生习惯有较大的参考价值。该书还保存了一些后来已佚的医药营养书籍内容,因此具有一定的文献学价值。

☚ 危亦林   李时珍 ☛
忽思慧

忽思慧

元代营养学家,蒙古族人。曾于延祐、天历年间 (1314—1329) 任饮膳太医,掌管宫廷饮食营养、药物补益诸事。他积十余年之经验,对营养卫生、饮食疗法有较深入的实践和研究。他的营养保健学思想颇有可取之处。其一,他认为并非珍禽异兽、山珍海味才有营养价值,而认为一般日常食品,如蒙古族常用食品羊肉、牛羊奶类及制品、五谷、蔬菜、瓜果类等,都具有补养人的作用。其二,注重食物的合理储存,讲究烹饪技艺,以保持最佳的食物营养价值。其三,倡导以食疗 (药膳)来防治疾病。如认为用羊脚、大麦仁、草果熬成的大麦汤、有温中下气、壮脾胃、止烦渴、破冷气,去腹胀的功效; 用黄精膏、地黄膏、天门冬膏、牛骨内取油调制而成的牛髓膏子,可补精髓、壮筋骨、和血气、延年益寿。主张治病先饮食调养再药疗。其四,强调养成饮食卫生习惯的重要,如食勿令饱; 热食有汗勿当风; 饱食后勿洗头等等,尤其要防止饮食不结而伤害身体健康,在医学中首次引入 “食物中毒” 一词,并立专篇论述食物中毒及救急法。忽思慧将其丰富的饮食营养学思想与经验总结成《饮膳正要》 一书,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饮食卫生与食治疗法专书。

☚ 刘元   周颠 ☛
忽思慧

忽思慧

生卒年不详。祖籍西域(今新疆),元代名医,营养学家。天历三年(1330),曾广泛辑录历代名医秘方,验方中的饮食疗法,编成《饮膳正要》3卷。该书将食物分为米谷、兽、禽、鱼、果、菜、料物7类,分别论述其性能,并附插图说明。尤其强调异地食物要与本地水土气候相宜,以免致病。为建立我国的饮膳营养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 忽辛   金相印 ☛

忽思慧hūsīhuì

元代蒙古族营养学家。曾任元代宫廷饮膳太医, 主管宫廷贵族的饮食烹调。根据多年经验, 结合本草知识, 编成《饮膳正要》一书, 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关于饮食营养方面的著述。

忽思慧

忽思慧

忽思慧(十三、四世纪间),元代营养学家。蒙古族(一说维吾尔族)人。延祐、天历(1314~1329年)年间,担任宫廷饮膳太医职务,管理上层阶级饮食、营养,对营养卫生、饮食疗法,有较深入的实践和研究。忽思慧从营养学的角度出发,对食物的营养价值有较为正确的理解。他并不认为那些珍禽异兽、山珍海味才是有营养价值的,他主张一般的日常食品,尤其是蒙古族的常用食品如羊肉、牛羊奶类及其制品、五谷、蔬菜、瓜果等,即是具有补养人体的“聚珍异馔”。他提醒人们注意食物在烹饪、储存的过程中,应防止由于变质而失去营养价值。他注重防止由于饮食不洁而伤害身体的健康,并在医学中首次引入“食物中毒”一词。此外,还主张治病首先用饮食调养,失败后再求之药疗。对于养成饮食卫生习惯,也多所注意。忽思慧把自己丰富的营养学经验,记载于《饮膳正要》一书中,成为我国现存第一部营养学的专著。

☚ 危亦林   王好古 ☛

忽思慧

忽思慧

元代维吾尔著名的营养学家,生活于13世纪后叶至14世纪中叶。父、祖均是西域阿力麻里(今新疆伊犁地区)人,跟随元世祖忽必烈来内地定居。忽思慧延佑年间(1314—1320年)担任宫廷饮膳太医,负责宫廷中的饮膳调配工作,并专门从事饮食营养研究。史载,他“尝取奇珍异品及诸家本草,名医方术,并日所必用,取其性味补益者,集成一书,曰《饮膳正要》。所言皆当时之制,足资考证”即这部专著1330年写成后,很快就被“刻樟而广传之”使之成为我国古代的一部饮食卫生与营养学名著。忽思慧不但在国内,而且在国外也是具有较大威望的维吾尔营养学家。

☚ 鲁明善   萨德弥实 ☛

忽思慧

元朝名医。回回人。善长营养学。天历三年(1330),编成《饮膳正要》3卷,广泛辑录历代名医秘方、验方及蒙古地区的饮食疗法,如牧区的饮食马奶、牛骨髓等,汇饮食营养学和药物学知识为一体,是一部较完整的营养学著作。该书将食物分为米谷、兽、禽、鱼、果、芽、料物7类,论述其性能并附插图说明。强调异地食物要与本地水土气候相宜,以免致病。注意饮食卫生,以绢巾蒙侍者口鼻,以免气息触大汗之食物。不少药物、药方及饮食名称是以蒙语译音记载的。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7: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