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药资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药资源resource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中药的天然来源,或称药源。中药资源,主要是以植物为主,其次为动物、矿物、海洋生物和加工制品。据统计,全世界有植物约30万~50万种,入药者占5~15%;动物150万种,入药者约0.15%;海洋生物17万种,入药者约1%。中国的植物药材丰富,素有“世界药库”之称。如东北地区的人参,远销世界各国,其产量占全国90%以上。长白山除盛产人参外,还有药用植物900多种,隶属120余科,499属,诸如天麻、细辛、党参、平贝、贯仲、黄芪、木通、高山罂粟、倒根蓼、高山龙胆、黄花茅、石耳等。华北地区的潞党参、怀山药、甘草等闻名全国。北京的百花山、东灵山生产丁香、缬草、金莲花、草乌、秦艽、酸枣仁、野百合等。内蒙古草原,药用植物有200多种,如远志、黄芩、防风、桔梗、大黄、蒲公英、白头翁、麻黄等,其中产量最高的为甘草。西北及内蒙古西部的沙漠中盛产骆驼刺、肉苁蓉、列当、锁阳、菟丝子以及梧桐泪等。特别是宁夏的枸杞子,甘肃的当归、黄芪、党参、天麻,青海的雪上一枝蒿,陕西的金银花,新疆的伊贝等驰名全国。西南地区的中草药,品种多、产量高、质量好。四川的川黄连、川贝母、川乌头、附子、天麻、白及、百部、栀子等除供应全国,还远销国外。特别在举世闻名的峨嵋山, 中草药就有千种之多。中国大部分的药用植物在云南均有出产,如著名的药材有冬虫夏草以及贝母、大风子、麻黄、大黄、升麻、党参、独活、川芎、牛膝、白前、柴胡、龙胆、雪茶、萝芙木、降真香、鸡血藤、杜仲、槟榔、三七等。西藏盛产雪莲花、天麻、三七、灵芝、天南星、鹿衔草、大黄、柴胡、龙胆等。华中一带以出产木香、藿香、八角茴香、木鳖子、槟榔、龙眼、桃金娘、仙人掌著称。河南的怀牛膝、怀山药、怀生地远近驰名。广西、海南则盛产番木瓜、丁香、槟榔等药。华东的江西庐山和安徽黄山有大量药用植物,如沙参、竹节人参、厚朴、杜仲、太子参、乌药、山苍子、山胡椒以及淡竹叶、桔梗。浙江的大贝、杭芍、乌药,山东的阿胶、沙参,台湾的肉豆蔻、肉桂以及龙眼、槟榔等,以品质优良享誉各地。
近年来,还相继出现了不少新的中药资源。如新疆的紫草、贝母、甘草、阿魏, 青海的枸杞子、党参、西藏的胡黄连、大黄,青海和西藏的东莨菪属植物,云南的诃子、马钱子、儿茶、芦荟,广西的安息香,广东的羊角拗,广西和广东的土沉香、降香、苏木、萝芙木,东北地区的缬草、鼠李皮、野生麦角,甘肃的三棵针等,减少了长期依靠进口的局面。
野生药用动植物,变为家养、家种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鹿、麝、蛤蚧、蝎、地龙、川贝母、人参、百合、细辛、天麻、茯苓等己驯养和栽培成功。还引种了外国产药用植物100多种,如金鸡纳树、蛇根木(印度萝芙木)、古柯、大风子、胡椒、咖啡、可可、紫花洋地黄、毛花洋地黄、颠茄、蛔蒿、云木香等。对人参、冬虫夏草、浙贝、百合、三分三等中药的组织培养也已取得成功。牛体种植牛黄已在全国推广应用。
为了使中药资源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大力保护,积极开发。对紧缺、贵重的中药,应加强引种、驯养和人工组织培养。同时应注意南药北移,北药南种,建立推广新药资源基地,继续澄清中药品种,扩大药材鉴别方法,统一质量鉴定标准。

中药资源

中药资源

凡能提供中药材商品或作为制备中成药原料的植物、动物、矿物均为中药资源。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中药资源极其丰富。建国以来通过多次药源普查和考察,对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蕴藏量、生态环境等,不仅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而且还陆续发现了一些新的药源。中药材的品种,据初步统计现已达六千种以上;举凡平原、丘陵、山林、草原、沙漠、江河湖海,无一不有中药资源的分布,尤其是深山密林,更是多种中药的集中生产地区,不啻是一座座天然药库。全国中药资源丰富的地区,则以四川、浙江、河南、甘肃、湖北、安徽等省为最。以前认为我国不产而依靠进口的中药材如胡黄连、马钱子、阿魏、安息香、沉香等,通过普查,在国内已发现野生资源可以利用; 另有一些中药材如金银花、钩藤、蒲黄等,过去仅来源于一、二个种,现在发现同属的其他种也能药用。这些例子说明我国的野生药材资源,有很大的潜力。
除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外,根据可能条件逐步将野生药用植物或动物转为人工栽培和饲养,这是我国多年来发展药材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十年中,随着卫生保健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中医中药在国际上信誉的提高,对中药材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 另外还由于对野生资源采集不够合理、生态环境变迁等因素,有些药材的产量不稳定。因此,采用人工方法扩大药源,提高产量和质量,己成为当务之急。扩大药源需要从多方面努力,主要有以下一些途径。
(1) 发展重点药材生产基地。一些有悠久历史的地道药材,如甘肃岷县的当归,四川江油县的附子及石柱县的黄连,浙江宁波地区的浙贝母,河南怀庆县的地黄、牛膝,宁夏中宁县的宁夏枸杞,广西百色和云南文山地区的三七,吉林抚松县的人参等,已建立生产基地,每年均可提供大量的商品药材。有些地道药材,如地黄、延胡索、宁夏枸杞、浙贝母、川芎等,除在原地扩大生产外,并在其它省 (区) 进行引种栽培,从而扩大了产区,增加了产量。
(2) 变野生药用植物、动物为家种家养。经过多年的引种驯化,野生药用植物变为家种的种类已日益增多,其中如半夏、丹参、栝楼、续断等已能提供较大量的商品。在野生动物家养方面,也有比较大的进展,其中鹿的养殖发展最快,现在全国饲养的鹿约有30万头;马尔康、佛子岭等地建立了养麝场,1958年就成功的进行了活麝取香;全蝎、地鳖虫、蜈蚣、蛤蚧、白花蛇、珍珠、海马等都有人工养殖; 人工培植牛黄的研究也基本获得成功。
(3) 国外药用植物的引种。对一些原产于热带国家的药用植物如丁香、爪哇白豆蔻、清化肉桂、檀香等,已在广东海南岛、广西南宁、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引种,并初见成效; 原产南欧的番红花、原产北美的西洋参也均引种成功,改变了长期以来单纯依靠进口的局面。
(4) 药用真菌的培养。真菌类药材过去多依靠野生,现在茯苓、灵芝、银耳、猴头菌等均已进行人工栽培,由于栽培方法不断改进,产区逐步扩大,产量显著提高。研究了天麻与蜜环菌的关系以后,天麻栽培也进展较快。其它如对冬虫夏草菌、白僵菌的研究,同样取得了一定成果。
(5) 对一些药用植物进行了扩大药用部位的研究。如钩藤除采用其带钩茎枝外,还可利用其茎; 砂仁除用果实外,其叶可提制砂仁挥发油; 牡荆除用果实和宿萼提制牡荆油外,用叶提制的叶油也可代替果油入药,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6) 对国内不产或来源特别稀少的动物药,如犀角、羚羊角、虎骨、海狗肾等,正在进行代用品的研究。
(7) 不断寻找新的和治疗价值高的药物。如治疗慢性气管炎的矮地茶,是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但其有效成分矮地茶素的含量甚低,仅为0.2~0.3%。以所含成分为线索进行筛选,发现虎耳草科的落新妇属、岩白菜属、鬼灯檠属,大戟科的野桐属,金缕梅科的蜡瓣花属、牛鼻栓属、枫香属植物均含有这一成分,扩大了生产矮地茶素的资源。此外,还可通过半合成途径来扩大新药源,如延胡索中的镇痛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含量仅为0.1~0.2%,而从黄藤茎中提出的掌叶防己碱 (Palma-tine)再经氧化成延胡索乙素,则可大大提高产量,并能降低成本。
综上所述,可见中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一项多学科渗透而且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另一方面,在努力开发新药源和提高产量的同时,对野生药用资源的保护和更新,也有很大的实际意义。专业科学工作者研究认为,对野生药用植物可用采挖和分片轮回封山的措施,保证个体的恢复和发展,并结合人工采种、播种、移苗等方法,扩大其繁殖系数。对某些野生药用动物,也可采用封育、管理、扶持的半人工方法,争取较快的取得成效。在人工扩大中药资源方面,还必须把农业和生物科学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引入到中药生产中来,培育稳产高产和有效成分含量高的新品种,并尽快建立中药种子基因库,防止优良药材出现断种和退化现象。也可逐步采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某些中药的生产,以期迅速开创中药资源工作的新局面。

☚ 妊娠服药禁忌   中药鉴定 ☛
0000188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5: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