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曰:“得道①者多助②,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一) 注释 ①道:民心,正义,真理。②助:帮助。 【译文】 孟子说:“行为正义、得民心,就会得到很多人的帮助;行为不正义、失民心,就只能得到很少人的帮助。” 感悟 道义是人心所向、民心所向。因此,无论是一个人、一个团体、还是一个国家,都不可无道、失道。否则,将自取其辱、自取灭亡。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道:道义、正义。寡:少。符合正义,就能得到多数人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必然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遵守道德准则表现出较高的道德修养,可能会暂时地失去某些商业利益。但从长远来看,由于商业信誉的确立,经营利润的未来增长是极为可观的。(袁闯《中国管理通鉴·名言卷》) 又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例】无数事实证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弱国能够打败强国,小国能够打败大国。(毛泽东《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道:道义、正义。寡:少。符合正义,就能得到多数人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必然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古代的一种军事思想。语出《孟子·公孙丑下》: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指人心的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原因。符合正义的事情,就会得到多方面支持和赞助,违反正义的事情,就得不到支持乃至遭到反对。毛泽东《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 “无数事实证明: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弱国能够打败强国,小国能够打败大国。”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道: 本指仁政、王道,后泛指正义。寡: 少。符合正义,拥护的人就多;违背正义,拥护的人就少。指人心的向背,是以正义和非正义为分界的。语出《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例] ~。此万世不易之确论也。帝王都邑,初无定所,岂专恃险以为固哉!(宋·钱时《两汉笔记·高祖》)|“~。”遵守道德准则表现出较高的道德修养,可能会暂时地失去某些商业利益,但从长远来看,由于商业信誉的确立,经营利润的未来增长是极为可观的。(袁闯《中国管理通鉴·名言卷》三)|“恃德者昌,恃力者亡”,“~”,“民齐者强”等,便是政治领域内的对应。建国后的实践表明,政治民主,言路畅通,社会就稳定、发展,反之则不稳定,难发展。(郭留柱《哲学原理新探》四章)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