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彭定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彭定求(1645—1719)清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勤止,一字访镰,号南畇、复初学人、咏真山人、守纲道人、南畇老人等,学者称南畇先生。彭珑子。康熙十五年(1676 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十九年丁艰归。三十二年补官,历国子监司业,进侍讲,充日讲起居注官,次年辞归。四十四年召赴扬州书局任《全唐诗》总裁。经学得父传,又师从施道渊学道。曾师事汤斌,理学宗陆王,兼采程朱,尤重良知之说。为学以不欺为本,以践行为要,以朴学自守。文辞和厚,诗摹范成大、陆游,多与尤珍倡和。编辑有《汤潜庵先生文集节要》《道藏辑要》《明贤蒙正录》等。著有《学易纂录》《阳明释毁录》《儒门法语》《密证录》《南畇诗稿》《南畇文集》《南畇老人自订年谱》等。 彭定求 彭定求1645—1719字勤止,又字访濂,号南畇。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少时其父珑授以高愈之学,后又师事汤斌,好陆王之学。清圣祖康熙二十五年(1686)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官国子监司业,翰林院侍讲,充日讲起居注官。康熙二十八年,以外艰归,遂不再起。曾作《高望吟》七章以表达对阳明学派与东林党人中七贤的倾慕。七贤者指陈献章、王守仁、邹守益、罗洪先、顾宪成、刘宗周、黄道周。康熙四十四年(1705),奉旨就扬州书局编校《全唐诗》,事竣径归。定求诗以酬唱之作为为多,好用诗歌以阐述儒家思想,道学气较浓。也有一些富于激情的作品,如:《五人墓》为明末苏州反抗宦官暴政而牺牲的五位市民而作;《汤阴谒岳忠武故里庙像》,为悼念民族英雄岳飞而作;《过淇县怀同年高振声给事》为敢于弹劾权臣的同年高遐昌而作。这些作品颇具气势,对仗工稳、造句精警,类似南宋陆游、范成大。其理学著作有《阳明释毁录》、《儒门法语》等。其诗文收入《南畇诗稿》十卷、《诗续稿》十七卷、《文稿》十二卷。自撰有《生圹志》。罗有高为撰行状,《清史稿》卷四八○、《清史列传》卷六六并有传。 ☚ 廖燕 洪昇 ☛ 彭定求1645—1719清康熙十五年(1676)丙辰科状元。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勤止、南畇,号访濂。其父彭珑号称吴中醇儒。少承庭训,聪颖好学。康熙十一年举江南乡试第二十二名。十五年,会试第一。殿试后,读卷大臣以其书法欠工,遂将其卷放置第三,康熙帝以其策末有“劝勉朕躬”之语,亲擢置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十九年疏请归省,二十一年还朝,充太宗、世祖两朝《圣训》纂修官。后充日讲起居注官,迁国子监司业。任职间,以靖肃士习为要,设教规,正文体,杜请托,士风肃然。旋晋侍讲,后以父丧归乡守制,以孝闻名乡里。二年后还朝补原官,终因受排挤乞休归里。以纲常名教为己任,潜心研究宋明理学。治学以不欺为本,以践行为要。史称为人志气清明,不慕富贵荣华。四十四年,康熙帝南巡,受命参与校定《全唐诗》。后不复出,卒于乡。著有《阳明释毁录》、《儒门法语》、《南畇文稿》、《明贤蒙正录》、《小学纂注》、《孝经纂注》等。 南畇文稿 ☚ 张文贞公文录 南畇文稿 ☛ 彭定求1645~1719Peng Dingqiupoet and litterateur of the Qing Dynasty,also called Nanyun.Works: Manuscripts from Nanyun,etc. 彭定求1645—1719清哲学家。字勤止、南畇。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幼承家学,又师事汤斌。康熙中进士第一,授修撰, 历官侍讲。因父丧乞假归,不复出。他治学“以不欺为本,以践行为要”。曾作《高望吟》七章,以慕王守仁等七贤。有《阳明识毁录》、《儒门法语》、《南畇文集》。 彭定求(清·順治二年——? 1645~?)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字勤止,號南畇,别號止庵。瓏子。幼承家學,又嘗師事湯斌。康熙中,會試、廷試皆第一,授編修,歷官侍講歸,遂不復出。其為學以不欺為本,以踐行為要,乃清初儒學之棟梁。善詩文,工豪翰。書學米芾,尤精行、草,剛放雄大,卓然一家。著有 《陽明釋毁録》、《儒門法語》、《南畇文集》。 彭定求書 (局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