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讥约515—约591
南朝梁陈间学者,经学家。字直言,清河武城(今武城西)人。年14,通《孝经》、《论语》,笃好玄言。受学于汝南周弘正。常辩《周易》,讲《老》、《庄》。仕梁,为国子正言生;至陈,为国子助教,迁东宫学士、国子博士。时周弘正主国学,言“吾每登坐,见张讥在席,使人懔然。”(《南史·儒林传》)陈后主亦言;唯张讥堪捉玉柄麈尾(指主东宫之教席)。讥性恬静,不求荣利,以《周易》、《老》、《庄》而教授。学传吴郡陆元朗、朱孟博等。著述有:《周易义》30卷,《尚书义》15卷,《毛诗义》20卷,《孝经义》8卷,《论语义》20卷,《老子义》11卷,《庄子内篇义》20卷、《外篇义》20卷、《杂篇义》10卷,《玄部通义》12卷,《游玄桂林》24卷。其书多亡,至《隋志》所载,仅存数种,卷数亦减,或明标亡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周易张氏讲疏》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