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巴里坤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巴里坤湖位于巴里坤县城西北18公里。古称蒲类泽、蒲类海、婆悉海,元代称巴尔库勒淖尔,清代以蒙古语巴尔库尔转音称巴里坤湖。湖面海拔1 585米,东西宽约12公里,南北长约20公里,面积为112平方公里。古代,巴里坤湖东部湖面在现在的石人子乡高家湖村,现已西移30公里。自1944~1984年的40年间,湖水下降4米,水面蒸发量每年达0.9671亿立方米。每当盛夏,水波荡漾的大湖岚影沉浮,霞光掩映,宛如镶嵌在绿地毯上的一面明镜。隆冬,湖水冰封,又像一块晶莹的宝石,在日出的瞬间,湖面上波光粼粼,美不胜收。湖边的芦苇荡里,数不清的水鸟、野鸭,时而追逐嬉游,欢歌鸣唱,时而振翅飞翔,如疾风骤雨掠过水面。在湖畔四周,阡陌纵横,牛羊遍野,牧马嘶鸣,毡房星布。清代诗人史善长曾有诗描写其美景曰:“艳艳溶溶波一片,寸苇纤鳞都不见。围三百里磨青铜,历万千年澄匹练。”巴里坤湖为咸水湖,盛产高品位的硭硝以及食盐。湖畔现建起座座化工厂,生产元明粉、硫化碱,畅销国内外。 巴里坤湖位于北天山东段巴里坤山间盆地,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18千米。汉代称“蒲类泽”、“蒲类海”,《西域图志》称作“巴尔库勒”。湖面海拔1585米,长20千米,东西宽5—10千米,目前面积为112.5平方千米,水深1.1米。属盐湖。 巴里坤湖 巴里坤湖古称蒲类泽、蒲类海、婆悉海。初唐诗人骆宾王曾随军驻于湖畔,作有《夕次蒲类津》诗。位于县城西北18公里处,是大盐湖。湖中间被土梁隔开,南部的南海子,面积97平方公里;北部的北海子,面积15平方公里。湖面海拔1585米。古代湖面达800平方公里。它以古战场闻名于世,汉代将士多次与匈奴战于蒲类海。它作为盐湖的记载,始见于清代。清人史善长《蒲类海》诗云:“围三百里磨青铜,冻合天河总不冰。”大盐湖像青铜镜般镶嵌在巴里坤盆地中,湖水盐度极高,即使寒天也不会结冰。诗还咏及湖中“寸苇纤鳞都不见”,而盛产芒硝。 ☚ 3.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三、伊犁、博尔塔拉旅游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