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隆行书精舍小集诗轴
明。纸本。纵289厘米,横105.9厘米。上海博物馆藏。屠隆(明嘉靖二十一年—明万历三十三年,即公元1542—1605年)。字长卿、纬真,号赤水、鸿苞居士。鄞县(今浙江省宁波)人,万历五年(即公元1577年)进士,曾任青浦知县,官至礼部主事。罢归,家贫卖文为生,尝召名士饮酒赋诗,纵游九峰三泖而不废吏事。曾向沈明臣学诗,王世贞称其诗“有天造之致”,与胡应麟、李维桢等人为当时诗坛的“后五子”。尤擅词曲、工音律。曾写《昙花记》、《修文记》。著有《鸿苞集》、 《考槃余事》、《由拳集》、《白榆集》。《明史》有传。此幅行书写自《精舍小集》七言律诗一首:“香积伊蒲手自炊,千秋支许幸同时。数竿修竹园精舍,一片红蕖停碧漪。道悟圆通离四相,教诠方等越三只,晚年好结宗雷伴,上品金台知不疑。”款署“精舍小集作似昆源使君道丈览政屠隆”。款下钤白文<屠隆之印>、<屠纬真氏>、<三宝弟子>三印。行书笔法圆熟舒朗,行笔点、画、环、钩无不刚劲挺健有力,布局茂密充实,紧凑贯通,如墨龙盘结之状,气势雄放,是屠隆的书法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