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灶起源性心房颤动focal atrial fitrillation AF
心房颤动的一种类型。一个或几个相对局限而固定的局灶反复发放房早或房速而诱发的房颤称为局灶起源性房颤。部分阵发性房颤属于局灶起源性房颤,也有部分持续性和慢性房颤属于局灶起源性房颤。临床特点:
❶男性患者多见。
❷常无器质性心脏病。
❸阵发性房颤可频繁发作,动态心电图可见频繁的阵发性房颤持续数秒到几个小时不等。
❹阵发性房颤常伴有频发房早,房早可以诱发房颤。
❺房早的联律间期多数<500ms,常有Pon T现象,并诱发短阵房颤。
❻激动、运动等交感神经兴奋时可诱发房颤发作。
❼年龄较轻的局灶起源性房颤患者,房颤发作次数相对少,心房常不大,多数为一支肺静脉受累。心电图特点:
❶体表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都可记录到阵发性房颤的发作。房颤持续时间几秒到几分钟,长时可达几小时。
❷房颤发作时,f波间期相对规整,频率常快于房速,相对规则的心房节律也可能变异较大,f波间期相差可达250ms,是局灶节律点放电不齐造成的。
❸多次房颤发作之前,常有多个或单个房早,有时房颤发作前无房早,可能属于局灶节律点隐匿性放电,局灶隐匿性放电需经心内电图证实。
❹病人可有频发房早,总数常>700次/24h。
❺诱发房颤的房早常与孤立性房早的形态相似。偶有形态特殊的孤立性房早,可能属于旁观者,与房颤的诱发无关。
❻单发的房早以及触发房颤的第一个异位P波,常重叠在前一个QRS波后的T波中,形成Pon T现象。
❼局灶起源性房颤患者体表心电图中,Ⅱ、Ⅲ、avF导联中一个或多个导联P波呈负正双相时,提示局灶位于下肺静脉。
❽患者心电图可能有普通形式的房扑发生,此时局灶发放的冲动可能侵入房扑起搏点,使房扑突然终止,或使房扑演变为房颤。
❾短阵的房颤停止后,可间隔一个正常的窦性P波后房颤再次发作。
❿仅仅一个局灶发放的电活动,就可形成不同类型的房性心律紊乱。单次放电可表现为孤立性房早,频率较慢的反复放电可表现为自律性房速,快速连续的放电可表现为原发性单形性房速或局灶性房扑。这些特点使动态心电图记录时,同一个病人可以发生多变的、反复无常的自发性房性心律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