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导生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导生制

一种教学组织形式。1791年由英国国教会牧师贝尔和公谊会教徒兰卡斯特创造,因此又称贝尔—兰卡斯特制。采用这种制度的学校,1个教师能在1间教室中教几百名学生。教师首先教作为教师的助手的导生,然后由这些导生把刚学到的知识教给其他学生并对他们进行检查和考试。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起初仅用于阅读和宗教教义问答,后扩展到书写和算术方面。这种制度促进了初等教育的发展,1810~1830年间在英国极为流行并遍及欧洲大陆。到1828年法国有约600所这样的学校。1806年,美国纽约成立第一所导生制学校。但由于存在着把教学变成呆板、机械训练的缺点,从1840年起导生制开始衰退,为正规的初等学校教学制度所取代。

导生制

即“倍尔-兰喀斯特制”。

导生制

导生制

19世纪初在英国出现的学生相互教学的一种学制。曾风行英国和欧美,后因不能给予学生以系统知识而消失。创始人英国的牧师贝尔和传教士兰喀斯特出于对贫苦儿童的同情,扩大对其招生。为了解决师资不足问题,利用年龄大、学习好的学生充当教师的助手,由教师先教导生,再由导生教其他学生。是解决临时困难的好方法,但在教学上不应提倡。

☚ 公民教育   七艺 ☛
导生制

导生制

19世纪初在英国出现的学生相互教学的一种学制。曾风行英国和欧美,后因不能给予学生以系统知识而消失。创始人英国的牧师贝尔和传教士兰喀斯特出于对贫苦儿童的同情,扩大对其招生。为了解决师资不足问题,利用年龄大、学习好的学生充当教师的助手,由教师先教导生,再由导生教其他学生。是解决临时困难的好方法,但在教学上不应提倡。

☚ 公民教育   七艺 ☛
导生制

导生制

英国的倍尔和兰喀斯特创造的一种学生互教制度。亦称“倍尔—兰喀斯特制”。1784—1796年,英国国教会牧师倍尔Bell, A.W,1753—1832在印度马德拉斯主持兵士孤儿学校期间,因教师拒绝执行其教学改革措施,便选年长学生作为助手教其他学生,由此演变为一种教学制度。1796年他回国后,出版了《教育实验》一书(1798),推行他的互教制度。1798年,英国公谊会教师兰喀斯特(Lancaster,J.1778—1838)在伦敦创办了一所初等学校,招收不同教派的儿童,并免费收教贫民子弟。后因学生人数急增又无钱多聘教师,便挑选高年级的优等生作为助教进行教学,并成为一种制度。1803年他出版了《教育改革》一书,宣传他的这一作法。倍尔和兰喀斯特倡导的导生制引起了英国社会和广大公众的注意。1808年、1811年,英国先后成立了“皇家兰喀斯特协会”和“全国贫民教育促进协会”,推行这种互教制度。两人实施导生制的具体步骤不尽相同,基本思想和作法则大体一致。均由教师选择一年级较高而成绩优秀的学生充任“导生”(Moni-tor),作为助手,先向他们施教,再令转教其他学生,并由导生检查学习情况、负责考试、维持教学秩序等。教学内容主要是阅读、教义问答、书写和计算等初步知识。
导生制节省师资,花费少,招生多,一位教师借助于导生可教数百名、乃至上千名学生,被誉为廉价的教育制度。它适合当时对贫儿和童工广施初等教育的要求,在英国盛行了30余年,并传播到了法、意、比、美、俄和瑞士等国。因所传授的知识有限,教学呆板、机械,后被正规的初等学校所取代。

☚ 非指示性教学   文纳特卡制 ☛

导生制

monitorial system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6: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