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异体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异体字指音义相同而形体不同的汉字。 严格意义上讲, 异体字指音义及用法完全相同、 只是形体不同的字, 而1955年公布的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包括了一些部分用法相同的字。 前者从形体上看, 有的偏旁不同, 如 “響—响”; 有的部位不同, 如 “拿—㧱”、“緜—绵”;有的繁简不同,如“凳—櫈”、 “對—对”等。从构造上看, 有会意与形声的不同, 如 “看 (从“手”在 “目”上, 会意)—𥉏 (从 “目”“倝”声)”、“淚 (从 “水”“戾”声)—泪 (从 “目”“水”会意)”。后者一般是包含式, 即一字的用法为另一字所包含,如 “采” 包含了 “採” 的用法。 异体字yì tǐ zì与规定的正体字同音同义而写法不同的字。1930年《中华百科辞典·新桥字典》:“生僻字及异体字用五号字排印。” 异体字 异体字音同、义同而笔画字形不同的字。即俗体、古体、或体、帖体之类。如:“并”、“併”、“並”、“竝”;“耻”、“恥”;“窗”、“窓”、“牕”、“牕”。 在简化汉字中, 对异体字进行了规范。有从中选一个笔画少、容易写的作为正字,别的即废除,如从上边几组中分别选了“并”、“耻”、“窗”为正字。有的还另造字来代替,如“嘆”、“歎”就用“叹”代替。 ☚ 繁体字 语素 ☛ 俗书、俗体字[俗体、俗字]、异体字;正体[正体字]、正字○俗书sú shū(名)通俗流行而有别于正体的字:~不可从。 ○俗体字sú tǐ zì(名)指通俗流行而字形不规范的汉字:~亟待规范。也说〖俗体〗、〖俗字〗。 ○异体字yì tǐ zì(名)跟规定的正体字同音同义而写法不同的字:对~应进行整理规范。 ●正体zhèng tǐ(名)规范的汉字字形:推广~是汉字规范化的任务|提倡写~而不写俗体。也说【正体字】。 ●正字zhèng zì(名)字形符合规范标准的字:我们平常写字就要坚持写~| 印刷通用汉字应该是~。 异体字 异体字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可以通用的两个或几个形体不同的字。 如“床:牀”,“唇:脣”,“咏:”,“仙:僊”等等。 ☚ 累增字 或体 ☛ 异体字指同是一个词的记录符号,只是书写形体不同的字。例如“秕”与“粃”; “险”与“崄”。这类字读音相同,意义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早在甲骨文中就有异体字出现。异体字的产生,有因声符不同产生的异体,如“馈”“餽”;有因义符不同产生的异体,如“睹”“覩”;有因形符或声符位置移动产生的异体,如“够” “夠”;有因采用不同的造字法产生的异体,如“泪” “淚”。 各种字 各种字书写的文字:蛇蚓 ☚ 字 笔画 ☛ 异体字指跟通常写法有同音同义关系而写法不同的字;有时特指跟规定的正体字(即选用字)有同音同义关系而写法不同的字,即被淘汰的异体字。1955年12月22日,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该表收异体字810组,淘汰异体字1055个。《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发布后,又作了3次调整。1956年3月23日,文化部和文改会联合发出补充通知,将阪、挫二字恢复为规范汉字;根据1986年10月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的说明,确认已被淘汰的11字为规范字;根据1988年3月25日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关于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联合通知》,确认已被淘汰的15字为规范字。这样,被淘汰的异体字减少为1027个。 异体字 异体字yitizi指汉字中音义皆同而字形不同的字,即一个字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写法,过去也称之为“或体”或“重文”。它的特点是只有字形不同,而读音完全相同,意义完全相等,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代。 ☚ 书法 古今字 ☛ 异体字 异体字Yitizi汉语文字学术语,指形体不同,但音同义同、记录着同一个词的几个字。古代也称之为“或体”、“重文”等。如𫍎与礼、迹与跡等。因为它们记录同一个词, 所以一组异体字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相互替换使用。异体字之间的形体差异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 累增字 古文 ☛ 异体字 异体字也叫“重文” “或体” 或 “俗体”,是指跟规定的正体字同音同义而写法不同的字。异体字繁多是表意汉字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产生异体字的原因主要有:(1)造字方法不同,如“埜” 为会意字,“野” 为形声字。(2)变换形声字的形符,如 “覩”与“睹”。(3)变换形声字的声符,如 “猨”与 “猿”。(4)变换偏旁的组合部位,如 “峯” 与 “峰”。异体字是汉字系统的累赘,为保证 一字 一形,必须废除异体字。1955年12月,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废除了1055个异体字。这些被废除的异体字成为不规范的汉字,但有些古籍在重印时仍要按原书排版或影印,因此掌握必要的异体字,对阅读古书是有帮助的。 ☚ 合体 繁体字 ☛ 异体字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互相代替、只是形体结构有所不同的字。如“淚”和“泪”,“詠”和“咏”。异体字的存在给学习增加了困难。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曾于1955年12月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淘汰了1055个异体字。 异体字variant form of a Chinese character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