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小说
以古代或异域的人和事寄托自己感情的小说。主要作家是创造社成员郭沫若和郁达夫,他们的《牧羊哀话》、《Lobenlcht的塔》、《采石矶》是有代表性的篇章。寄托小说的作家敏锐地感受到国内外黑暗势力的双重压迫,又要艺术地表现自己的忧郁和愤激的思想感情,于是创造出这种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的艺术表现形式。表现自我、崇尚创造,发扬个性的美学思想,也赋予寄托小说独特的情调。寄托小说不以抒发异乡的情趣、怀古的幽思为目的,而侧重于表现作者的情感。作品中的主人公有的就是作家本身,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也有强烈的主观抒情成份。寄托小说产生在“五四”时期,大革命前后,作家的文艺观不同程度的发生了变更,也就很少再有寄托小说问世。
新文学运动早期出现的一种小说。多借古代、外国的人和事寄托自己的情感。主要作家都是倾向浪漫主义的创造社成员。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郭沫若的《牧羊哀话》、郁达夫的《采石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