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马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马可

我学音乐的经过——和南宁市业余音乐爱好者
的谈话
马可广西日报1962年11月15日
马可同志在京逝世 人民日报1976年8月2日
深切感人的革命心声——马可音乐会观听以后关鹤童光明日报1977年8月11日,泪雨集(丙
编)第415页,中外音乐家纪念文选第
114页
马可在葛家庄
深切怀念马可同志
我国著名音乐家马可
马可年谱
周军
瞿维
王蔚生等
马海音 王立成整
西安日报1978年12月23日
人民音乐1977年4期
音乐辅导1978年5期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1年2期
马可在河南大学的前前后后
马可(1918-1976)
马可(1918-1976)
心里早已是春天
马海星
萧晴
冯光钰
吕远
河南大学学报1984年5期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第237页
中国音乐家小传第96页
泪雨集(丙编)第407页

马可

心田早已是春天吕远人民日报1977年6月26日,泪雨集(丙
编)第407页
热爱体育的音乐家——马可
马可在东北
马可与戏曲音乐——纪念马可同志
关于马可的初步研究
现代著名作曲家——马可
现代作曲家马可
已故著名音乐家马可其塑像在徐州揭幕
作曲家、音乐学家马可经典作品音乐会在北京
举办
王悌福
冯光钰
何为
林经天
徐而立
赵呈美
李方诗等主编
中国人物年鉴编辑
部编
新体育1960年6期
音乐生活1986年6期
戏曲研究1986年20辑
音乐学习与研究1988年2期
艺苑(音乐版)1990年4期
江苏地方志1990年5期
中国人物年鉴(1993)第4页
中国人物年鉴(1997)第20页
马可(1918—1976)京声 溪泉新中国名人录第240页

马可1918—1976

现代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江苏徐州人。曾在河南大学化学系学习。1939年抵延安,在鲁艺音乐团工作。解放后,致力于戏曲音乐的研究,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写有《南泥湾》、《咱们工人有力量》等200多首音乐作品。有《冼星海传》、《中国民间音乐讲话》、《时代歌声漫议》等著作和200余篇论文。其艺术伦理思想散见于这些著作和论文中。他认为:(一)歌曲具有“唤醒更多的人”的教育启发作用。(二)艺术家必须对群众负责,绝不能粗制滥造艺术品。对歌的“每一个字的地位,每一个音符的处理,即便是小小的加点,也应慎重斟酌”,因为歌曲一旦流传,就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三)认为革命的理想和意志对艺术团体有重要作用。它能“把人们紧紧团结起来,成为一支坚强的队伍”。因此,“在这个伟大的集体中,任务和困难既不是靠一个人所能完成和克服的,胜利和欢乐也不会为一个人所单独享有的”(以上引文均见《艺术家与德育》第55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要以理想为重,个人自觉服从集体。

马可

135 马可1918—1976

作曲家、音乐学家。江苏徐州人。1935年在河南大学化学系学习,并参加抗日文化活动。1939年在延安鲁艺音工团工作、学习,记录、整理大量民歌资料。后在东北解放区从事音乐活动。1949年后,在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中国戏曲研究院音乐研究室、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歌剧团和《人民音乐》编辑部等单位担任领导工作,兼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和书记处书记。一生共写各种体裁音乐作品500多首。其代表作品有 《吕梁山大合唱》(1939)、秧歌剧 《夫妻识字》 (1944)、歌曲 《南泥湾》(1943)、《我们是民主青年》(1946)、《咱们工人有力量》(1948)、管弦乐 《陕北组曲》 (1949)、歌剧 《白毛女》(1945,是主要作曲者之一)、《小二黑结婚》(1953)等。尚撰有歌剧、戏曲论文和音乐通俗读物,如:《在新歌剧探索的道路上》 (1954)、《戏曲唱腔改革中的几个问题》(1956)、《中国民间音乐讲话》(1958)、《时代歌声漫议》(1965)、《冼星海传》等。

☚ 周璇   朱工一 ☛
马可

马可1918—1976

作曲家、音乐学家。江苏徐州人。早年在河南大学化学系学习,曾参加学生救亡运动和抗日救亡歌咏活动。1939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中国戏曲研究院音乐研究室、中国歌剧舞剧院等单位领导,兼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和书记处书记。创作音乐作品500多首。代表作品有歌曲《南泥湾》(1943年)、《我们是民主青年》(1946年)、《咱们工人有力量》(1948年);大型声乐作品《吕梁山大合唱》(1939年);秧歌剧《夫妻识字》(1944年);歌剧《白毛女》(与张鲁、瞿维等合作,1945年)、《小二黑结婚》(1953年);管弦乐《陕北组曲》等。作品的题材内容密切结合社会现实和群众斗争的需要,音乐语言具有鲜明的民族化、群众化的特色,对我国群众歌曲及新歌剧的创作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长期进行民族民间音乐和有关冼星海的研究工作,著有《中国民间音乐讲话》、《冼星海是我国杰出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音乐家》、《时代歌声漫议》、《马可戏曲音乐文集》以及文学传记《冼星海传》等。

☚ 李劫夫   新音乐运动 ☛
马可

马可1918—1976Make

作曲家、音乐学家。江苏徐州人。早年在家乡读中学。1935年冬入河南大学化学系,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河南抗敌后援会巡回演剧三队,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抗敌演剧队第十队,负责歌咏指挥和音乐创作。1939年到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工作学习。得到冼星海、吕骥等人的指导,记录、整理过大量的民歌资料。解放战争时期随“鲁艺”赴东北解放区做音乐工作。建国后,先后在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戏曲研究院音乐研究室、中国歌剧舞剧院及《人民音乐》编辑部等单位任领导工作。音乐作品共500余首。代表作有《吕梁山大合唱》、秧歌剧《夫妻识字》、歌曲《南泥湾》、《我们是民主青年》、《咱们工人有力量》、《燕子》等,管弦乐《陕北组曲》等。歌剧《白毛女》的主要作曲者之一。并参加了歌剧《小二黑结婚》、《周子山》的创作。撰写《在新歌剧探索的道路上》、《新歌剧和旧传统》等理论文章。主编《戏曲音乐》月刊。著有《生活里少得了音乐吗?》、《冼星海是我国杰出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音乐家》、《中国民间音乐讲话》、《时代歌声漫议》、《冼星海画传》、《冼星海传》等书籍和二百余篇论文。1978年,他的部分歌曲被编入《马可歌曲选》出版。

☚ 麦新   郑律成 ☛

马可1918—1976

现代作曲家。江苏徐州人。1939年赴延安。1945年参加新歌剧《白毛女》的音乐创作,对开拓中国新歌剧有过重要贡献。1949年后曾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继续从事创作和研究工作。作有秧歌剧《夫妻识字》,歌剧《小二黑结婚》,歌曲《南泥湾》、《咱们工人有力量》等200余首,管弦乐《陕北组曲》,音乐论著《中国民间音乐讲话》等。

马可

马可

希腊文Markos。基督教《圣经》故事人物。据《使徒行传》、《保罗书信》载,耶稣在世时他尚年幼。家住耶路撒冷,其家成为初期基督教续聚会之所。耶稣门徒彼得第一次被捕获释后,即往马可家报喜。曾和表兄去塞浦路斯传教。教会传说,他曾照顾过保罗,当过彼得的助手。曾去亚历山大里亚传教,后于该地被杀。传说他根据彼得的叙述撰写《马可福音》。

☚ 马太   路加 ☛
0000046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3: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