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马可·波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马可·波罗1254—1324MarcoPolo意大利旅行家。生于威尼斯大商人家庭。1271年9月,随其父、叔从地中海东岸的阿伽城出发,经过叙利亚、伊拉克、伊朗和中亚,进入中国境内。1275年夏抵达元上都(今内蒙多伦县西北),深得元世祖忽必烈信任,先后仕元十七年,足迹几遍中国,亦曾出使国外。后因伊儿汗国遣使向元室求婚,马可·波罗奉命护送公主出嫁,于1292年离开中国,走海路经马来亚、印度到波斯。1295年回到威尼斯。1298年9月在威尼斯与热那亚的战争中被俘,于狱中口述东方见闻,由同狱难友鲁思梯谦用法语笔录成书,是为《马可·波罗行记》(亦称《东方见闻录》)。书中盛赞中国物产丰富、文教昌明,也叙述日本和南洋等地的风土人情,给欧洲的知识界、商业界、航海界带来一个新天地,激起了他们对东方的向往。1299年,马可·波罗获释回家,当选为威尼斯议会议员。死后葬在威尼斯圣劳伦索教堂墓地。 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四幕多场歌剧。胡献廷、王世光编剧,王世光作曲。1991年7月4日在北京由中央歌剧院首演。歌剧根据《马可·波罗游记》而创作。故事讲述了翰林学士麻术丁的爱女索伦与马可·波罗相爱,但权臣阿合马之子扎兰丁也迷恋索伦。阿合马逼麻术丁将女嫁与其子,麻术丁不允。阿合马以涉嫌刺杀重臣为由将麻术丁父女囚于府中。阿合马之女兰赛尔欲强求与马可·波罗结婚,遭到拒绝后威胁要杀死索伦。马可·波罗为救索伦,与千户王澍、云游僧高铁佛设计在大护国寺锄奸。阿合马被杀,忽必烈震怒,马可·波罗待罪阶下。他以忠诚之心获得赦免。被救的索伦已被兰赛尔刺伤,在索伦命在垂危时,忽必烈为她和马可·波罗主持了婚礼。索伦带着幸福的笑容与世长辞。该剧故事动人,每幕均设悬念,加之完整的音乐结构,塑造了几个生动的人物形象。 ☚ 海蓬花 张骞 ☛ 马可·波罗意大利旅行家。约1254年生于威尼斯,1324年卒于同地。1260年,马可·波罗的父亲和叔父来华经商,1269年西归。1271年11月,17岁的马可·波罗,随父、叔,承罗马新教皇委派,沿丝路东行。经西亚、中亚到达中国喀什,再经敦煌、宁夏等地,于1275年抵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西北)。以后到大都(今北京)。受元世祖忽必烈优待,先后在元朝任职17年,足迹几遍中国大部地区。1291年,从泉州乘船西归,1292年离中国经爪哇、锡兰、印度而达波斯。1295年回到威尼斯。1298年,参加威尼斯与热那亚之战,被俘入狱,狱中口述其经历,由狱友比萨城文学家鲁思梯谦记录,用法文写成《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书中向西方介绍了东方地理、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扩展了欧洲人的地理视野。1300年获释,1324年去世,享年70岁。 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1254—1324Marco Polo意大利杰出的旅行家。生于威尼斯商人家庭。约于1271年11月随其父、叔经两河流域、伊朗高原,越帕米尔,进至今新疆喀什。此后沿丝绸之路东行,1275年5月抵上都,得元世祖忽必烈信任,仕元17年。游历几遍中国,曾至今新疆、甘肃、内蒙古、晋、陕、川、滇、鲁、苏、渐、闽及北京等地。后因伊利汗国汗遣使元廷求婚,马可·波罗奉命护送公主出嫁,1292年初离中国,取海路经苏门答腊、印度等地到达波斯。1295年末抵威尼斯。1298年在威尼斯与热那亚战争中被俘,于狱中口述东方游历见闻,由同狱鲁思梯切诺(Rusticiano)笔录成书,是为《马可·波罗行纪》。书中盛道东方之富庶,文物之昌明。所述元朝重大政治事件、典章制度及各地情况,基本属实。此书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欧洲人了解亚洲和中国的重要依据之一。1375年编绘的喀塔兰大地图之中亚和东亚部分都取资该书。对以后新船路的开辟也有所影响。原稿系用中古法-意混合语写成,已佚。名种文字的抄本、刊本达百数十种。西班牙托莱多教会图书馆藏热拉达拉丁文抄本是最早、最完备的抄本。1938年出版的摩勒、伯希和校译的英文本是最好的本子。国内通行的是1935年冯承钧汉译本。 ☚ 孟特戈维诺 史集 ☛ 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1254—1324Marco Polo意大利杰出的旅行家。生于威尼斯商人家庭。约于1271年11月随其父、叔经两河流域、伊朗高原,越帕米尔,进至今新疆喀什。此后沿丝绸之路东行,1275年5月抵上都,得元世祖忽必烈信任,仕元17年。游历几遍中国,曾至今新疆、甘肃、内蒙古、晋、陕、川、滇、鲁、苏、渐、闽及北京等地。后因伊利汗国汗遣使元廷求婚,马可·波罗奉命护送公主出嫁,1292年初离中国,取海路经苏门答腊、印度等地到达波斯。1295年末抵威尼斯。1298年在威尼斯与热那亚战争中被俘,于狱中口述东方游历见闻,由同狱鲁思梯切诺(Rusticiano)笔录成书,是为《马可·波罗行纪》。书中盛道东方之富庶,文物之昌明。所述元朝重大政治事件、典章制度及各地情况,基本属实。此书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欧洲人了解亚洲和中国的重要依据之一。1375年编绘的喀塔兰大地图之中亚和东亚部分都取资该书。对以后新船路的开辟也有所影响。原稿系用中古法-意混合语写成,已佚。名种文字的抄本、刊本达百数十种。西班牙托莱多教会图书馆藏热拉达拉丁文抄本是最早、最完备的抄本。1938年出版的摩勒、伯希和校译的英文本是最好的本子。国内通行的是1935年冯承钧汉译本。 ☚ 孟特戈维诺 史集 ☛ 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1254—1324Make·BoluoMarco Polo一译马哥·孛罗,意大利旅行家。生于威尼斯商人家庭。公元1271年随其父、叔经两河流域、伊朗高原,越帕米尔来东方。正是这一年,忽必烈(1215~1294)定国号为元。1275年先至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西北),然后又到大都。马可·波罗兴趣广泛,做事谨慎认真,深得元世祖忽必烈之信任,被任命为侍从,待遇优厚,先后仕元十七年。游历几遍中国,曾至今新、甘、内蒙古、晋、陕、川、滇、鲁、苏、浙、闽等地,中间还曾到缅甸。后因伊尔汗国(成吉斯汗孙旭烈兀封地,1258年建国,东自阿姆河,西到地中海,北自高加索,南到印度洋,位居欧洲和中亚之间)汗遣使向元室求婚,马可·波罗奉命护送公主出嫁,1292年离开大都,沿大运河南下,在泉州扬帆远航,经苏门答腊、印度等地,到达波斯。1295年返抵威尼斯。1298年,在威尼斯与热那亚战争中被俘,过了4年监狱生活。在狱中口述东方见闻,由同狱小说家鲁思梯谦笔录成书,称《世界奇谈》,人们争相传诵,辗转抄阅和翻译,后来竟有五六十种版本。后有人译为《东方见闻录》或《马可·波罗游记》。书中盛道东方之富庶,文物之昌明,由于所记的地理、文物、史事等超过当时欧洲人的常识和想象,他们不相信东方会有这样高度的文化和富庶的国家,认为是“弥天大谎”或“海外奇谈”,而马可·波罗在逝世之前郑重声明:“书中所写还不及我见到的一半。”他是把中国历史和地理、东方的文化和财富详细介绍到欧洲去的重要人物。 ☚ 裴文中 哥伦布 ☛ 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1254-1324Make boluo, Marco Polo中古意大利的旅行家, 在沟通中西交通和文化交流上起过重大作用。威尼斯商人世家出身。父亲和叔父到过君士坦丁堡和布哈拉, 并应元使之邀到过中国。1269年他们带着年轻的马可·波罗再次来华,跋山涉水,历尽艰辛,经伊朗和帕米尔高原,于1275年夏抵上都(今内蒙自治区多伦县),受到忽必烈的盛宴欢迎。马可·波罗聪明颖慧,很快学会中国语言、书法和战术, 被忽必烈重用。他多次奉命巡视国内各地, 到过山西、陕西、四川、云南、山东、江苏、浙江和福建,甚至出使越南、爪哇、泰国、菲律宾和缅甸, 详细报告各地风俗民情。1291年护送蒙古公主远嫁波斯,历时两年到达,然后动身西归,于1295年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全城为之轰动。1298年威尼斯与热那亚发生冲突, 马可·波罗被俘入狱。在狱中口述在东方的见闻, 由比萨人鲁思梯谦整理成书, 即 《马可·波罗行记》(又名《东方见闻录》)。书中描写北京的宫墙、房壁、天花板满涂金银, 日本的金多无数用来盖房, 而且声言绝对确实可信, 促进15世纪末西欧冒险家寻找直接通往东方的新航路。达·伽马和哥伦布等人仔细读过此书。马可·波罗获释后任威尼斯大议会议员,1324年病逝, 葬于圣劳伦斯教堂。 ☚ 闵采尔 迪亚士 ☛ 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1254—1324Makeboluo,Marcopolo意大利旅行家。出身于威尼斯大商人家庭。其父尼古拉和叔叔玛窦都曾到过蒙古汗国,谒见过忽必烈。1271年9月,马可·波罗随父亲、叔叔从地中海东岸的阿伽城出发,经叙利亚、伊拉克、伊朗和帕米尔高原,取道新疆、甘肃,于1275年5月到达上都(今内蒙多伦西北),见到了忽必烈。马可·波罗为人聪明,办事审慎,深得忽必烈的赏识。被命留居中国,在元大都任职。又任扬州作过3年地方官,先后仕元达17年。他在中国期间学习了蒙汉语言及东方习俗。曾巡视今山西、陕西、四川、云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北京、新疆、甘肃、内蒙等地,足迹几遍中国。此外,还受命出使南洋,到过缅甸、越南、菲律宾、印尼、爪哇、苏门答腊。1292年奉命护送元室公主阔阔真去伊儿汗国完婚,走海路经马来亚、印度,历尽艰辛,历时两年半才到达波斯。9个月后,马可·波罗动身返故乡威尼斯。1298年参加了威尼斯城和热那亚城的战争,马可·波罗任舰长。9月,战败被俘入狱。在狱中讲述了许多在中国的见闻,由比萨城文学家鲁思梯切诺用中古法意混合语法文记述了马可·波罗的口述,遂成《马可·波罗游记》(一译作《东方见闻录》),书中盛赞中国物产丰富,文教昌明,对大都、杭州、扬州、泉州等城市都有详细、生动的记载,还叙述了日本和南洋地区的风土人情,大大刺激了西方人东来的热情。1299年,马可·波罗获释出狱,当选为威尼斯议会议员。1324年1月逝世,葬在威尼斯圣劳伦索教堂墓地。 ☚ 黄道婆 明太祖朱元璋 ☛ 马可·波罗约1254—1324Marco Polo意大利旅行家。1271年随父东游,1275年抵中国元朝上都。仕元17年。1290年奉命送公主适伊几汗国。1295年返威尼斯,后在与热那亚的战争中被俘,于狱中口述东方见闻,由同狱人笔录成书,即《马可·波罗游记》。1299年获释,1324年病逝。 马可·波罗1254~1324意大利旅行家。生于威尼斯商人家庭。约于1271年11月来东方。1275年5月至上都(今内蒙古多伦西北),受到元世祖忽必烈赏识,在元作官17年,游历遍及今中国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四川、云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各省和北京市, 并一度到缅甸。1292年初离中国。1295年末返威尼斯。1298年在威尼斯与热那亚战争中被俘。在狱中口述东方见闻, 由同狱鲁思梯谦笔录成书,即《马可·波罗行纪》,书中盛赞东方的富庶、文明,在西方被广为争诵,对以后西方开辟新航路有一定影响。 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1254—1324意大利旅行家。出身于威尼斯商人家庭。约于1271年11月随其父、叔从地中海东岸的阿克城出发,前往中国。途经两河流域、波斯、帕米尔高原,于1275年5月至上都(今内蒙多伦县西北)。得元世祖忽必烈信任,仕元17年。游历几遍中国,曾至新疆、甘、内蒙古、晋、陕、川、滇、鲁、苏、浙、闽及北京等地。还曾出使缅甸和南洋。后因伊儿汗国汗向元室求婚,马可·波罗奉命护送公主出嫁,1292年初离中国,从海上经苏门答腊、印度等地到达波斯。然后继续西行,于1295年末返抵威尼斯。1298年,在威尼斯与热那亚战争中被俘,于1299年获释。他在狱中口述东方见闻,由同狱鲁思梯谦笔录成书,是为《马可·波罗行纪》。书中盛道东方之富庶、昌明。《马可·波罗行纪》为人们争相传诵,并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有所影响。 ☚ 什一税 宗教裁判所 ☛ 马可·波罗1254~1324Marco Polo意大利著名旅行家。沟通东西方文化的使者,威尼斯名门贵族、商界巨子。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五月,马可·波罗随父亲、叔父沿“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隆重接待,并留下做荣誉侍从。他在中国生活了17年,多次奉命巡视全国各地,每到一处,他都对当地的社会情况、物产资源、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作详细地考察。 马可·波罗Polo,Marco(1254-1324)—prominent Italian traveler who stayed in China from1275 to 1292,during which he had traveled along the Silk Road and visited Xinjiang,Yunnan and southeast China,etc 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 he wrote had contributed to the interflow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and the opening of navigation routes.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