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孝武帝430—464
即刘骏,字休龙,小名道民。宋文帝刘义隆第三子,母路惠男。五岁时立为武陵王,后担任过雍州刺史、徐州刺史及江陵刺史。公元453年,太子刘劭杀父刘义隆后,又令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杀刘骏,沈庆之乃与刘骏起兵讨伐刘劭。后打败刘劭于新亭 (今江苏江宁县南),旋即称帝,改第二年年号为孝建。不久攻入建康(今江苏南京),杀其兄刘劭。刘骏453—464年在位,共十一年。刘骏即位后,因荆州是长江上游重镇,不愿意让他叔父刘义宣久任荆州刺史,于是调刘义宣为丞相、扬州刺史。引起刘义宣等起兵反抗,后兵败被杀。为了集中权力,削弱宗室力量,刘骏还先后杀了四个弟弟,手段极为残酷。如459年,他猜忌其弟南兖州刺史刘诞,派大军围攻广陵(今江苏扬州市),及城破,孝武帝下令屠城,把城中五尺以上的男丁全部斩首,死者数千人; 全部女人赏赐给军将,给人民造成极大的灾难。又大修宫室、浪费民力。宠爱其堂妹殷太妃,462年太妃死,凿山岗通道数十里,又为之立庙,民不堪命,死亡甚多。生活放荡无节制,好赌嗜酒又贪财,声名狼藉。自殷太妃死后,不理政事,心情沮丧。两年后病死,终年三十四岁,谥孝武帝,庙号世祖,葬景宁陵 (今江苏江宁县岩山之南)。
名刘骏,字休龙,小字道人。南朝宋文帝第三子。宋朝第四位皇帝。元嘉十二(435)年立为武陵王,二十二年累迁雍州刺史,二十八年为都督、江州刺史。三十四年即皇帝位,是为宋孝武帝。孝建、大明初,天下形势不稳,南郡王刘义宣、豫州刺史鲁爽、江州刺史臧质、竟陵王刘诞都相继举兵,孝武帝都遣将平定。他不信任大臣,委任戴法兴、戴明宝、巢尚元等。江夏王刘义恭虽系尚书事,而积相畏服,不能与戴、巢等相抗衡。大明年间多次到各处巡幸。大明八年 (464) 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