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质量管理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质量管理学

研究用最经济、最有效的行政和经济手段进行设计、生产和服务,以生产出为社会和消费者感到满意的产品的科学。主要内容有:了解社会和个人的需求,调查国内外同类产品发展情况和市场情况;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调动企业各部门和职工关心产品质量的积极性,实行先进合理的技术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管理技术,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产品质量的技术经济分析;做好设计、试制、制造、用户服务等各方面的工作;不断改进产品质量。主要内容是全面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学

研究产品质量、工作质量综合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质量管理(Quality Control),一般是指用经济的方法生产出符合规格和用户要求的产品的各种活动。由于现代质量管理已进入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故又可称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Control简写TQC),指由企业全体人员参加的、贯串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具有全面性质的质量管理方法。由于这一方法具有全员性、全过程和全面性的特点,因而能保证经济地生产出满足使用者要求的优质产品。
质量管理学以质量形成过程为研究领域,以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质量运动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学科的任务是从自然和经济的角度,研究如何运用包括数理统计在内的一系列科学方法,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进行计划、组织、指挥、监督、控制,为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服务。
一般说来,自从历史上出现手工业以后,人类就开始有产品质量管理的实践。公元前403年我国东周战国时代的《考工记》,就有命百工审查五库器材质量的明确记载; 公元前429年,巴比伦古代城市尼浦尔(Nippur)的姆拉修家族(Murashu sons)所开设的原始工场,也有质量保证的规定。全面质量管理发展成一门学科,是近代科学管理发展的产物。它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质量检验阶段。二十世纪初期,随着泰罗制的建立,质量管理成为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时期的质量管理主要是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即对生产出来的产品按照事先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检验。1924年,美国贝尔研究所休哈特(W. A. Snewart,1892~1972年)提出用概率论原理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后来发展为各种质量控制图表,他出版了《工业产品质量的经济控制》(《Economic Control of Qualityof Manufacture Product》)一书,成为把数理统计方法引入质量管理的先驱,但他的方法当时未能得到广泛的应用。(2)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初期,由于军需生产的要求,开始采用统计控制方法进行质量管理。美国国防部于1941~1942年,先后制定和公布了美国战时质量管理的标准,它包括《质量管理指南》(《Guide for Quality Control》)、《数据分析用的控制图法》 (《ControlChart Method of AnalyzingData》)和《生产中质量管理用的控制图法》(《Control Chart MethodControlling Quality During Pro-duction》)。以后从军工到民用都广泛推行这套质量管理标准和方法,质量统计控制成为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五十年代后期,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型产品及复杂系统对质量的要求更高,单纯依靠统计方法控制生产过程已不够了,在这种形势下,需要结合运用科学的组织管理工作和现代技术,从产品的设计开始直至销售使用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管理,才能保证质量。美国朱兰(J. M.Juran)、费根堡(A.V. Feigenbaum) 等人于1961年首先提出全面质量管理这个概念,随后逐步形成一门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管理技术。日本于1950年邀请美国戴明(W.E.Deming)博士开办“质量管理讲座”,引进全面质量管理。五十年代以后,日本开展了全国性的质量管理活动,建立“戴明奖”,普及工人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开展“全公司质量管理”等等,结合实际,予以运用,发展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
质量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有:质量管理的一般理论,包括:质量管理的地位、特点、指导思想等; 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机构和责任制度的建立及其原则; 质量教育和工人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活动的形式及发展方向;质量计划工作,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等管理工具的技术及手段;产品的设计过程、制造过程、辅助生产与供应服务过程、销售和使用服务过程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产品质量的统计控制方法;质量检验制度;抽样检验;质量分析,可靠性研究; 质量的经济效益等等。
质量管理学和管理原理、生产经营管理、科学技术管理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全面质量管理受管理原理所指导。由于质量管理需要解决有关质量的技术问题,与技术部门有着密切关系,有些人把它列入技术管理范围之内。但质量管理又是生产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些文献又把它列入生产经营管理之内。随着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日益丰富和发展,质量管理学逐渐从上述学科中分离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质量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还刚刚建立。从1978年工业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以来,质量管理工作发展极为迅速,有关部门先后举办质量管理训练班,介绍和宣传我国先进企业和国外质量管理的经验。一批高等院校先后开设全面质量管理的课程。质量管理的学术团体和科研机构主要有: 中国质量管理协会,中国标准化综合研究所,美国质量管理协会(ASQC),欧洲质量管理协会(EOQC),日本标准化协会(日本规格协会),国际质量管理协会(IAC)等。
阅读书目:《产品质量的统计控制方法》林友孚编,企业管理出版社1980年12月版;《质量管理原理和方法》邹依仁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1983年5月第1版;《全面质量管理》邹依仁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年7月版; 《质量管理入门》〔日〕石川馨著,刘灯宝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1979年9月版;《质量控制手册》 (《Quality ControlHandbook》)〔美〕朱兰(J.M.Juran)编,Tnird Eclition;《Total Qua-lity Control》A.V.Feigenbaum,Mc Graw-Hill,1983.
〔参〕 质量经济学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4:3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