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安车蒲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安车蒲轮典源出处 《汉书 ·武帝纪》:“议立明堂。遣使者安车蒲轮,束帛加璧,征鲁申公。”颜师古注:“以蒲裹轮,取其安也。”《汉书·枚乘传》:“武帝自为太子闻乘名,及即位,乘年老,乃以安车蒲轮征乘。” 《汉书、儒林传 · 申公传》:“上使使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驾驷迎申公,弟子二人乘轺传从。”《史记·儒林列传·申公传》作“安车驷马”。 安车蒲轮 典源出处 《汉书 ·武帝纪》:“议立明堂。遣使者安车蒲轮,束帛加璧,征鲁申公。”颜师古注:“以蒲裹轮,取其安也。”《汉书·枚乘传》:“武帝自为太子闻乘名,及即位,乘年老,乃以安车蒲轮征乘。” 《汉书、儒林传 · 申公传》:“上使使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驾驷迎申公,弟子二人乘轺传从。”《史记·儒林列传·申公传》作“安车驷马”。
释义用法 汉时征召有名望的贤士,多用安车,用蒲草裹车轮,减少震动,以示礼敬。安车,一匹马拉的可以坐乘的车。后以此典表示受朝廷征召任用。 用典形式 【软轮】 唐·罗隐:“却恐武皇还望祀,软轮征入问玄虚。”宋·曾巩:“只恐尊廉退,丁宁致软轮。” 【蒲轮】 唐·戎昱:“回看药灶封题密,强入蒲轮引步迟。”唐·张祜:“金马门徒启,蒲轮诏未宣。”唐·皮日休:“公车草含蒲轮坏,争不教他白日飞?”宋·范成大:“童心仍竹马,暮境忽蒲轮。” 【安车召】 唐·李商隐:“想就安车召,宁期负矢还。” 【软轮车】 唐·王维:“频蒙露版诏,时降软轮车。” 【青蒲裹画轮】 金 ·元好问:“明年恰入非熊运,共看青蒲裹画轮。” 礼遇 礼遇礼(礼接;待之以~) 遇(谨遇;委遇;齿遇) ☚ 礼待 礼贤 ☛ 安车蒲轮安车亦称辒凉车,是一种有蓬盖坐卧舒适的车子。《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死于沙丘,丞相李斯恐天下有变,秘不发丧。“棺载辒凉车中,故幸宦者参乘,所至上食。”蒲轮谓以蒲草裹车轮,使行车平稳舒适。朝廷征召年老名士时,常派安车蒲轮迎接,表示敬重。“武帝即位,枚乘年老,乃以安车蒲轮征乘。”(《汉书·枚乘传》)建元元年(140)遗使者束帛加璧,“安车以蒲为轮”,迎鲁申公。 安车蒲轮ān chē pú lún所乘的小车车轮,用香蒲的叶子裹着。比喻对贤士的优遇。“安车”,用一匹马拉着坐乘的小车,古时多为四马之车立乘,坐乘为安车;“蒲轮”,用香蒲叶子把车轮裹上,表示庄重有礼。《汉书·儒林传》:“于是上使使,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驾驷迎申公。” 安车蒲轮ān chē pú lún可以安坐的小车和用蒲草包着的轮子。这是古代朝廷征聘贤能者的一种行驶较安稳的专车,表示皇帝对贤能者的优待和礼遇。也作“安车软轮”。 安车蒲轮ānchē-púlún〔并列〕 安车,驾一马坐乘之小车;蒲轮,以蒲包轮。比喻敬老尊贤。《汉书·武帝纪》:“遣使者~,束帛加璧,征鲁申生。” 安车蒲轮ān chē pú lún安车:古代用一匹马拉的小车。蒲轮:为防颠簸,用蒲草裹着车轮。古代给长者、贤者乘坐的车子,用以表示敬老尊贤。郑玄注:“安车,坐乘,若今小车也。” 安车蒲轮安车是古代可以坐乘的小车,用蒲草包裹车轮而减轻车子的颠簸,用来迎送德高望重的人以示优礼。语出《汉书·武帝纪》。这里泛指车子一类的交通工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