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性灵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性灵xìng líng

指人的精神情感。权德舆《送张詹事致政归嵩山旧隐》:明诏优筋力,安车适性灵。

性灵xìng líng

指人的精神和气质。
(例)他本是天蓬元帅临凡,只因错投了胎,嘴脸象一个野猪模样,其实性灵尚存。(十九·241·)

性灵

性灵

创作中发抒自我真性情、真感情的艺术主张。袁枚倡导“性灵”说,主张写真实感情,“光景常新”而不落俗套,着眼于诗歌之审美价值。诗词虽同一机杼,然词家意象颇有不同。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五:“信是慧业词人,其少作未能入格,却有不可思议,不可方物之性灵语,流露于不自知。”又云:“自性灵中出佳”,“以性灵语咏物,以沈著之笔达出,斯为上上乘。”此指词人独抒性情,真实自然,各有心胸。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谓李煜《望江南》(多少恨)等,“此类小词,纯任性灵,无迹可寻,后人亦不能规摹其万一”。

☚ 妙悟   气骨 ☛
性灵

性灵

古代诗学概念。一般指有关创作主体的天才、个性、情感和灵机。但在明清时代,又成为“性灵”派的创作主张。语见刘勰《文心雕龙》:“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原道》)“洞性灵之奥区,极文章之骨髓者也。”(《宗经》)“岁月飘忽,性灵不居,腾声飞实,制作而已。”(《序志》)“性灵”一词,溯源于秦汉哲学,指的是生命之物的特殊自然本性。只有到了六朝,人们才把“性”与“灵”组成一个完整的文论概念,并明确其创作主体的义蕴。刘勰认为,“性灵”是指人性中本然固有的超出万物的灵气,即感觉、认识、思维和创造能力,以及相应内容构成的精神现象。文章是“性灵”所创造的,表现了人性的丰富内蕴,又反作用于性灵。“性灵”是文学写作最为奥妙精微的主体要素。后人继之加以发展。如钟嵘《诗品》称阮籍“咏怀之作,可以陶性灵,发幽思”;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谓“文章之体,标举兴会,发引性灵”;庾信《赵国公集序》谓文学创作“含吐性灵,抑扬词气”。他们不仅把“性灵”作为作家个人的精神风貌、情感、灵气这层含义,而且把它看作是文学创作中最主要、最直接的描写对象。这反映了六朝以来个人本位、自我中心的主体意识开始觉醒。它与儒家“诗教”咏性不咏情的传统相比,具有进步性。而如颜之推等则更进一步把“性灵”与创作“兴会”相联系,于是“性灵”取义又扩大到天才、灵感的艺术表现。唐高適《答侯少府》:“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发展到唐代以后,“性灵”已具有多层理论意义。但是,作为性灵派所提倡的“性灵”说的核心理论主张,则出现在明代中叶以后。当时,随着资本主义因素萌芽,新的哲学思潮勃兴,作为个体的人的自我意识日渐觉醒,文学中追求个性解放、反抗封建礼教的新思潮、新理论,也同步产生和发展。于是,表现个人的精神世界和作家自我人格、理想和情趣,成了当时某些先进文人在创作中和理论上突出的中心。提倡“性灵”,成了文学自觉的又一表现。在李贽等影响下,公安派的代表袁宏道等一意标举“独抒性灵”之说,开创了中国文学史、文论史上的“性灵”派。再加上李贽、焦竑、汤显祖等与之相呼应,“性灵”作为一种流派主张,代表了反传统、求变革的要求,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同时注入了更多文学因素,表现出追求文学近代化的理论倾向。但入清以后,发展停滞,真到乾嘉年间经袁枚大力提倡,“性灵”说又日渐扩大其理论影响,为创作和文论注入了新的活力。其“性灵”特点有五:一崇天才,二贵独创,三重真情,四尚新变,五反教化。如《随园诗话》卷五云:“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其《仿元遗山论诗》云:“天涯有客太詅痴,误把抄书当作诗。抄到钟嵘《诗品》日,该他知道性灵时。”又说:“不学古人,法无一可;竟似古人,何处著我?”(《续诗品·著我》)他认为文学创作中有我无我是创作成败的关键所在,要害在于是否有至情或真情。主“情”是明后期文学解放思潮中的一面旗帜,其所言“情”,多缘于个人与现实的激烈冲突和饮食男女的生命欲求。因而它同理学家之“理”、复古派之“法”,形成了尖锐对立。他们以为“性灵”是文学创作中最活泼、最丰富、最多样又最善变的主体因素。所以袁宏道、袁枚等又赋予“性灵”以求新尚变的内容。其理论主要揭示了主体、时代与文学的关系。如袁宏道《与江进之》云:“世道既变,文亦因之,……人事物态有时而更,乡语方语有时而易,事今日之事,则文亦今日之文而已矣。”袁枚《答沈大宗论诗书》也说:“性情遭遇,人人有我在焉,不可貌古人而袭之,畏古人而拘之也。……唐人学汉魏变汉魏,宋学唐变唐,其变也非有心于变,乃不得不变也”。另外,性灵派较注重文学的审美抒情特质及审美感染作用,而反对空洞说教,对“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也是一次批判和有力冲击,同时已逐渐透露了古代文论向近代文论变革的端倪。但是性灵派所抒之“情”,又因时代局限,多为个人生活的咏叹调,生活面狭隘,缺乏深刻的现实精神,此乃其弊病。

☚ 童心   性灵说 ☛
性灵

性灵

发自内心的、自然真挚的性情,创作中难于驾驭的灵性、灵感。语出清代黄钺《二十四画品》: “耳目既饫,心乎有喜。天倪所动,妙在能己。自本自根,亦经亦史。浅窥若成,深探匪止。听其自然,法为之死。譬之诗歌,《沧浪》、《孺子》。”

(盛)

☚ 畅神   空灵 ☛

性灵xìng líng

性情;才情:况且又是很风流的人品,很乖觉的~,以后不知飞在谁手里,便宜谁去呢! (八七·1134)很是,很是,你的~比我竟强远了。(九一·1179)

精神2

精神2

精(精采;精爽;精意;精灵) 灵(灵性;灵明) 魂(魂精) 心神 玄神 志意 志虑 神虑 意气
魂魄,精神:魂爽
花的精神:花神
 梅花的精神:梅魂
人的精神:灵神 魄光 魂灵 铅虎
 人的精神、性情、情感:性灵(陶冶~)
 人的血气精神:荣魄
 诗人的精神:吟骨
民众的精神﹑气概:民气(~激昂)
汉民族的精神:黄魂
大家团结一致英勇战斗时表现出来的力量和勇敢精神:群威群胆
迷信认为附在人体内可以脱离人体存在的精神:魂魄
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永垂不朽 远垂不朽
崇高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谊永远不会消失:万古长青
死者精神永存:虽死犹生 死而不朽 殁而不朽 殁而无朽
完全模仿他人,缺乏独创精神:随人脚跟随人脚后 随人脚转
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积极创新精神:四平八稳
精神和志气丧失:神分志夺
(表现出来的活力:精神)

另见:意识 意志 情感 气概 气魄︱颓丧 萎靡

☚ 精神2   各种程度的精神 ☛

性灵

性灵

幼时聪明:颖悟 小时了了
幼小而聪明:
幼时的聪明:嶷嶷(其貌~) 岐嶷 夙慧夙智 夙知 夙悟 夙敏 歧歧
少年聪明:颖慧
天赋聪明:神聪
年少时便聪明出众:早慧 早惠 早智
(先天聪明:性灵)

☚ 很聪明   聪慧 ☛

性情

性情

性(性子;性儿;性地;性怀;性灵;气性;心性;脾性) 脾气 脾味 脾胃 态度 生相 情心 情涂 心源
性情与爱好:情尚
在某种条件或环境中长期养成的特性:习性
高洁的情性:鹤性
宁静的心性:幽性
喜爱自然、乐居田野的性情:野性
驯服的性情:驯心
待人热情、做事积极的性情:热心(热心肠) 热腹
受不得委屈的性情:娇性(~十足)
超脱不俗的性情:逸性
酒后的性情:酒性
放荡的情性:柳性
邪恶的心性:邪性
凶恶的性情:恶性
残杀之性:贼性
极端野蛮和残忍的性情:兽性
女子性情好:终温且惠
性情温柔:柔心弱骨
对人醇厚,性情温和:心醇气和
性情、态度、言语等温柔和平:温和 温霁
性情爽快:快性
性情柔弱,无主见:水性
性情或言行怪癖:不近人情
性情火暴:油煎火辣
性情固执不变:死心眼儿(人的性格或脾气:性情)

另见:性格 脾气

☚ 性情   秉性 ☛

性灵xìng líng

❶性情,精神。《文心雕龙·情采》:“综述~~,敷写器象。”
❷灵敏,聪明。《乐府杂录·琵琶》:“教授人亦多矣,未曾有此~~弟子也。”

性灵性靈xìng líng

❶聪明;智慧。《赤水玄珠 · 序四》:“阐发《素》、《难》之秘奥,猎弋诸先哲之名言,取裁于性灵之独见,列其方而不泥其方……”
❷指精神、思想等内心世界活动。《王氏医存》:“盖肥甘过度,每发痈疽……汩没性灵,变生疾病。”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6: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