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捉使唐代武官名。唐边防军守捉之长官。唐制,军队戍守之边防要地,较大者称军,小者称守捉,称城,称镇,总领之于道。玄宗天宝(742~755)以前,军、城、镇、守捉皆置使为统兵长官。唐末,李克用曾任云州(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守捉使。又肃宗上元(760~761)以后,改防御使为团练守捉使,简称则无守捉2字。 守捉使武官名。唐制,军队戍守之地大者为军,小者为守捉。天宝以前各置使,隶属于都督或节度使。守捉使所领兵额自千余人至七千余不等。如河西节度使所属白亭守捉使领兵一千七百人;河东节度使所属云中守捉使领兵七千七百人,马二千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