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女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全草 > 女菀 女菀 nǚwǎn 亦稱“女苑”、“羊鬚草”、“白草”、“織女菀”、“茆”、“女腸”。菊科植物女菀的乾燥帶根全草。多年生草本。葉互生,披針形,有短柄。主治咳嗽氣喘,泄瀉痢疾,小便短澀。始載於秦漢典籍。《神農本草經·中經·女菀》:“味辛,温。”清·孫行衍等注:“《御覽》作女苑,味辛温,主風寒,……吴普曰:女菀,一名白菀,一名織女菀。《廣雅》云:女腸,女菀也。”南朝梁·陶弘景《名醫别録·下品·女菀》:“一名茆。”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女菀》:“雷斅言,紫菀白如練色者,名羊鬚草。”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多年生 > 女菀 女菀 nǚwǎn 亦稱“白菀”、“織女菀”、“女復”、“茆”。因其根似女體柔婉,故名。菊科。多年生直立草本。莖高一至二尺,頂分數小枝。葉互生,細長,全緣,下面密被短毛與腺點。秋季開花,生枝端,排成傘房狀。花朵中央管狀花黄色,外輪舌狀花白色。瘦果稍扁,具短毛。根莖入藥。產於我國東北、華北和華中各地。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女菀》:“〔釋名〕白菀、織女菀、女復、茆。”參閱宋·唐慎微《政和證類本草·草部》。 女菀【同义】总目录 女菀白菀茆 女菀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又名白菀、女肠。为菊科植物女菀Aster fastigiatus Fisch.的全草或根。分布东北、华北、陕西及长江流域各地。辛,温。温肺化痰,和中,利尿。治咳嗽气喘,肠鸣腹泻,小便不利。煎服:9~15g。全草含槲皮素,根含挥发油、香豆素。 女菀nǚ wǎn《本草纲目》草部第16卷女菀(26)。药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