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趋性taxis of mulberry silkworm桑蚕对外界刺激所反应出来的一种性能。趋向刺激源的行为称正趋性,背离刺激源的行为称负趋性。趋性是建立在一连串反射基础上的较高级的神经活动。蚕的趋性主要有以下几种: 趋光性 是蚕通过视觉器官对光源所产生的趋避反应。幼虫在100勒克斯以下时,一般呈正趋光性,超过100勒克斯为负趋光性。整个幼虫期以蚁蚕的趋光性为最强,以后逐龄减弱。各龄幼虫以起蚕的趋光性为最强,盛食蚕及催眠蚕弱,眠蚕最弱。幼虫的趋光性,又因光线的种类而不同,对黄绿色光线(波长490~590毫微米)趋性最强,其次是橙色、绿色、青色,对紫色光趋性最弱,这种反应以蚁蚕和熟蚕为最显著。趋性与养蚕生产及技术处理的关系很大。由于蚕有趋光性,因而光线对食桑和运动都有影响。饲育室偏明、偏暗会造成蚕座内蚕的分布稀密不匀,因此,蚕室和上蔟室要求光线均匀,避免强光和直射光。 趋化性 是蚕通过嗅觉器官对挥发性化学刺激所发生的趋避反应。幼虫的趋化性主要表现在觅食与求偶等行为上。由于幼虫对桑叶中的柠檬醛、里哪醇等萜烯类物质有正趋化性的缘故,在一定的嗅觉距离内,幼虫能产生趋向桑叶的行为,并区别桑叶和其它植物而选食桑叶。成虫两性交配时,雄蛾以其触角的嗅觉感受器感受雌蛾诱惑腺所释放的信息激素,从而发现雌蛾,并进行交配活动。 趋密性 是蚕群集的习性。一般以小蚕的趋密性较强,但如冲绳绵茧蚕在熟蚕时的趋密性仍很强,常常数十条蚕聚集一处,结成一个无固定形状的大形蚕茧。由于蚕有趋密性,故在饲育过程中要注意匀座。 趋风性 是蚕对气流的反应。蚕对微弱的气流无反应,但对强风有背风性,其中以起蚕最为敏感,盛食蚕次之,将眠蚕较迟钝。熟蚕对稍强的风迴避。因此,在饲育过程中,既要注意蚕室或上蔟室的通风换气,又要避免强风直吹蚕体。 趋地性 幼虫为负趋地性,即背地性。幼虫经常匍匐在桑叶的表面,条桑育时,常攀登于桑枝上,熟蚕上蔟后,喜爬登蔟枝中部以上结茧,这些都是负趋地性的表现。幼虫的负趋地性,以欧洲系品种为最显著,中国系品种居次,日本系品种最弱。 趋温性 是蚕对温度表现的趋避反应。幼虫对适宜温度表现为正趋温性。一般对34℃以上的高温表现为负趋温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