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桑蚕眠性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桑蚕眠性moltinismn of mulberry-silk-worm

桑蚕在幼虫期多次停止食桑就眠蜕皮的一种遗传特性。这是一种关系到蚕茧产量和质量的重要生理现象。蚕从孵化成蚁蚕到老熟吐丝,一般要眠3~5次,也发现有眠1次、2次、6次,甚至不眠的蚕品种。幼虫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必须脱去旧皮,换上新皮,才能继续生长,此称蜕皮。在蜕皮期间幼虫不食不动,称为眠。眠是蜕皮的过程,在此期间新皮形成,旧皮脱下。刚蜕皮的蚕称起蚕。眠又是划分龄期的界限,蚁蚕食桑后称1龄蚕,第1眠后称第2龄蚕,第2眠后称3龄蚕,第3眠后称4龄蚕,第4眠后称5龄蚕。一般眠数多的蚕品种,幼虫期经过长,食桑多,蚕茧大,丝量多,茧丝纤度粗; 眠数少的蚕品种则相反。
眠性是一种遗传性状,除受位于第6染色体上的眠性主基因控制外,还因温度、营养和光线等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中国普遍饲养的属4眠性蚕品种,在实际饲养中,也常出现3眠蚕或5眠蚕。眠数的增减决定于幼虫发育的相对速度,无论在胚胎阶段或幼虫期间,凡是使幼虫发育加快的环境条件,都能促使眠数减少,反之,使眠数增多。若发育的相对速度没有什么差别,则眠数决定于相对体重,凡是使体重增加者,眠数容易减少,反之,眠数增多。因此,催青和饲育中的温度、湿度、光线和饲育中的营养条件,均和眠性变化有关。4眠蚕中出现3眠蚕的条件是:催青时20℃左右低温、干燥和黑暗;小蚕期28~30℃高温、多湿; 一日内12小时光照,喂饲嫩叶或蛋白质含量高的桑叶,容易使眠数减少。由4眠蚕变为5眠蚕的条件是: 催青中高温、多湿、一日内17~18小时光照;小蚕期低温、干燥,喂饲老硬叶或营养价值低劣的桑叶,容易使眠数增加。此外,使用抗保幼激素和一些化学药品,也能引起眠性变化。一般由4眠蚕变为5眠蚕的雌蚕多, 4眠蚕变为3眠蚕的雄蚕多;早熟品种中易出现3眠蚕,晚熟品种中易发生5眠蚕。遗传性和外界环境条件都是通过内分泌来左右眠性的。幼虫期的就眠蜕皮是由咽侧体分泌的保幼激素和前胸腺分泌的蜕皮激素共同作用所引起,当保幼激素极少或蜕皮激素单独作用时,即出现变态(化蛹和化蛾)蜕皮。所以,眠性的变化决定于分泌保幼激素的咽侧体的分泌机能,在幼虫发育初期分泌量多者,各龄的经过时间延长,使眠数减少; 在发育初期分泌量少者,各龄的经过时间缩短,使眠数增多(见桑蚕激素)。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9:4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