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桑蚕数量性状遗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桑蚕数量性状遗传inheritance of quan-titative characters of mulberry silk-worm因多个具微小效应的基因的累加作用而支配数量性状的遗传现象。数量性状的变异是连续性的,易受环境的影响。蚕的很多和经济有关的性状如蚕体的大小,茧的轻重、茧丝长、茧丝纤度等都是数量性状。沈敦辉(1928年)发表《茧丝量、茧丝长、茧丝纤度的数量遗传》的论文,用广东多化性品种轮月和日本2化性品种青熟杂交,从F1、F2正反交及F1与轮月回交,比较这3性状在它们之间的数值,发现有部分伴性遗传现象,他提出4对基因支配的解释。4对基因中,一对位于Z性染色体上有显隐性关系,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有累加作用。他分别估算了茧丝量、茧丝长及纤度的基因数值。后来其他研究者用1化性与多化性或2化性与多化性,也就是生态型远的品种,进行杂交,获得蛹体重、茧层重也是部分伴性遗传的结果,并估算其基因数值。这些基因不多而这些基因效应也不微小,仍符合数量性状遗传特点。永友雄(1926)研究蛹体重、产卵数和发育经过时间,同样发现部分伴性遗传现象,认为支配发育经过的成熟基因在性染色体Z上而另有一些常染色体上的修饰基因影响成熟基因,成熟越迟即经过时间越长,从而幼虫食桑多,体重增加,使蛹体重也提高,产卵数多,最后茧层重量也大。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