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头克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头克汗?—1718

哈萨克大汗。清顺治九年(1652)其父杨吉尔汗死后即位。采取多项措施使部落团结巩固,有效抵御准噶尔部的入侵。制定《七项法典》,史称《头克法典》。死后部落重陷分裂。

头克汗

头克汗?—公元1718年

国的可汗,为扬吉尔汗之子。其父执政时,曾派他出使叶尔羌汗国,建立联盟;又让他带兵,抗击准噶尔部的入侵。其父死后,统治集团为争权夺利而发生内讧,哈萨克汗国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他东征西讨,费了20多年的时间,才得扫平割据势力,统一哈萨克各部,于1680年成为可汗。1682年,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领兵西侵,他率众抵抗,几乎全歼来犯的敌人,噶尔丹狼狈逃窜。1684年,噶尔丹再次领兵西征,他率众抵抗失败。大批哈萨克人成为准噶尔的俘虏。此后,噶尔丹忙于东征喀尔喀蒙古和与清朝作战,哈萨克汗国得到了一个安定的时期,他得以集中力量从事内政。首先,他进一步改革《哈斯木汗法典》和《额什木汗习惯法》,制定了《七项法典》,俗称《头克法典》。接着,他将汗国分为三个部分,任命亲信的比(伯克)加以管理,自己坐镇塔什干城,节制各地。他竭力发展生产,开展对外贸易,为此,他不断改善与邻国的关系。因此,在他统治的大部分时间里,哈萨克汗国出现了一个繁荣兴旺的时期。1716年,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喇布坦率兵北侵,攻占了哈萨克汗国东北部的比叶河和哈坦河之间的地区。不久,他因老病而死。许多学者认为,此后的三玉兹分立局面,起源于头克汗的分部而治。

☚ 扬吉尔汗   博拉提汗 ☛

头克汗? —1718

清代哈萨克汗。一译脱卜柯依汗、泰吾坎汗。※扬吉尔(江格尔)汗子。长驻塔什干。派遣有名望代理人分管所属3个“玉兹”(区划名称)。执政时,首创把哈萨克古老氏族习惯法汇集成成文法《头克汗法典》。康熙二十至二十四年(1681—1685),相继率领哈萨克人民抗击噶尔丹入侵。三十六年(1697),因劫掠土尔扈特台吉三济札布(散札布)属众,与策妄阿拉布坦结仇。越一年,为策妄阿拉布坦所败。死后,哈萨克族走向分裂。一说“三玉兹”的划分始于其时。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4: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