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工农产品交换比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工农产品交换比价

三、工农产品交换比价

工农产品交换比价是某一时期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与同一时期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之间的比例关系。它比较直观地反映农产品与工业品相交换的使用价值量上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在旧中国,由于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西方工业品大量涌入,广大农民被迫以价格远低于其价值的农产品与之交换,从而形成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这一特定历史现象。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在很长一段时期,主要农产品价格在很低的水平上维持不动,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仍然存在,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改变了农副产品收购价格长期偏低的状况,大大缩小了工农产品价格 “剪刀差”。1984年与1971年相比,江苏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了60%,而同期工业品零售价格只上调了7.3%。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农产品产量有了很大幅度提高,供求关系发生质的变化,使得农产品价格涨幅趋缓,而同期工业品,特别是农业生产资料却出现了货紧价扬的趋势。1990年与1985年相比,农村工业品价格上涨了62%,同期农产品价格上涨了63%。
进入90年代,由于加大了农副产品价格改革的力度,特别是粮食、棉花、蚕茧、生猪等主要农副产品市场调节比重越来越大,价格更趋于反映价值,工农产品比价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1995年与1990年相比,农产品价格提高了1倍,而同期工业品价格只上涨了60%。
工农产品比价关系的变化直接反映城乡关系、工农关系。“八五”期间,江苏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1.78倍,与城镇职工人均纯收入提高幅度基本持平。工农产品比价关系的改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90年代以来,农业生产年年丰收,改善了农产品供应,稳定了市场物价。1978年以来工农产品比价变化情况,如表9-4-9。

表9-4-9 1978年以来工农产品比价变化情况

年份农副产品收购
价格总指数
农村工业品零
售价格总指数
工农产品比价指数
(以农产品收购
价格指数为100)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00
122.3
130.9
138.5
142.2
146.9
153.7
163.0
164.8
183.1
229.1
267.2
263.9
262.4
269.7
309.6
460.7
526.6
100
100. 1
100.9
101.9
103.6
104.6
107.8
111.3
115.6
122.2
143.8
173.4
177.9
181.1
185.8
210.0
246.6
290.4
100
81.8
77.1
73.6
72.9
71.2
70.1
68.3
70.1
66.7
62.8
64.9
67.4
69.0
68.9
67.8
53.5
55.1
☚ (四) 生猪   第十章 农村经济收益分配 ☛
0003044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3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