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太子承乾谋反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太子承乾谋反案

太子承乾谋反案

太子李承乾为唐太宗长子,降生于承乾殿,因以为名。太宗即位立为皇太子,时年八岁。承乾自幼聪敏,又识大体,为太宗喜爱。成年后,喜声色畋猎,漫游无度。怕太宗知道,不敢现形迹。每临朝,必言忠孝之道;退朝后,便与群小游逛亵狎。东宫大臣有欲劝谏者,他总是先揣知其意,迎其入,然后端坐敛容,引咎自责,令群臣无从劝谏。就这样,他在宫内的劣迹外人不知,故时论起初皆称其贤。他曾造八尺铜炉与六隔大鼎,命人盗民间马牛,亲临烹煮,与近幸者共食。又喜欢效突厥语及其服饰,选左右貌似突厥者,扮作突厥人牧羊。曾对左右说:“一朝有天下,当率数万骑猎于金城西,然后解发为突厥,委身思摩(东突厥酋长)麾下。又曾命户奴上百人专习伎乐,学胡人椎髻,剪彩缎为舞衣,舞蹈奏乐,昼夜不绝,鼓角之声,日闻于外。太子左右辅佐大臣于志宁、张玄素多次上书切谏,李承乾不听,反而暗使人行刺他们。太子与汉王元昌(太宗之弟)甚相投,朝夕与之共同游戏。分手下人为两队,与汉王各统一队,皆披毡甲,持竹矛,布阵大呼交战,击刺流血以为娱乐。有不卖力者,便责打之,甚至有被打至死者。李承乾曾患足疾,行走艰难。而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多才多艺,有当时美誉,渐为太宗宠爱。承乾恐太宗有废立之意,十分忌恨魏王,魏王亦自负才能,暗怀夺嫡之志。于是二人各树朋党,结怨日深。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三月,太宗收斩李承乾所宠爱的乐童称心等人,承乾不自安,问计于侯君集,侯君集劝他举兵反,汉王元昌亦劝他反,承乾反意遂决,于是厚赐侯君集及平时与之交好的官员,共同策划谋反。时齐王李佑反于齐州,李承乾闻之,对纥干承基等说:“我宫西墙,去大内正可二十步,与卿为大事,岂比齐王乎!”齐王事败,法司推治其党羽,牵涉到纥干承基身上,他被囚于大理寺狱,将判处死刑。他欲立功免死,遂告发太子反谋。太宗将承乾幽禁别室,命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特进萧瑀、兵部尚书李勣、大理寺卿孙伏伽、中书侍郎岑文本、御史大夫马周、谏议大夫褚遂良等及门下省官,共审此案。经调查取证,仔细审理,事皆明验,谋反是实。太宗乃召集重臣议承乾之罪。太宗问群臣:“将何以处承乾?”群臣莫敢对。通事舍人来济(隋将来护儿之子)答道:“陛下不失为慈父,太子得尽天年,则善矣!”太宗采纳了他的意见。四月六日,诏废太子为庶人,徙于黔州;赐汉王元昌自尽家中;诛侯君集、李安俨、赵节、杜荷;太子府诸臣,左庶子张玄素、右庶子赵弘智、令狐德棻等以不能谏争,皆坐免庶人。其余当连坐者,悉被赦免。纥干承茎因告发有功,被任命为佑川府折冲都尉,封平棘公。

☚ 太宗诛太子宠幸案   汉王元昌谋反案 ☛
0000123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0: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