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天坛宪法草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天坛宪法草案

简称“天坛宪草”。因于北京天坛祈年殿起草而得此名。辛亥革命后第一届国会于1913年4月8日宣告成立,并由参众两院各选30人为宪法起草委员。同年10月31日完成《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共11章,113条。主要内容包括:(1) 以列举方式规定了人民广泛的权利,非依法不得限制、停止或侵犯。(2) 总统由国会选举,并设副总统。(3) 政府组织采用议会内阁制,以限制总统的权力。(4) 国会采用参众两院制,在国会闭会期间,由议员中选出40名委员组成国会委员会作为常设机关。(5) 司法权由法院行使,除审理一般案件外,法院还受理行政诉讼。因当时临时大总统袁世凯阴谋称帝,该法不合其意,便以武力解散国会,这部宪法草案也随之被废除。

天坛宪法草案

简称“天坛宪草”。袁世凯窃国上台,急于集权,以便进而称帝,但受到《临时约法》束缚。他强令国会于1913年7月12日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在天坛祈年殿起草此宪,企图以此宪取代《临时约法》。同年草成。共11章113条。由于起草委员会成员受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影响者较多,所以此宪草仍确认三权分立、议会至 上原则,总统权力受议会和国务员制约,基本精神与《临时约法》类似,未被袁世凯采纳。

天坛宪法草案

天坛宪法草案

民国北京政府统治时期于1913年10月通过的第一部宪法草案。因宪法起草委员会在北京天坛祈年殿进行起草活动,故称“天坛宪草”。该宪草共11章113条。一方面想利用宪草限制袁的权力,实行内阁制;另一方面又迫于袁的压力,规定总统有颁布紧急命令权,总统控制下的政府有财政紧急处分权。但同时,又提议设立 “国会委员会”,限制这两种重大职权,从而引起袁的不满。1914年1月14日,袁世凯正式下令解散国会,“天坛宪草”成为一纸空文。

☚ 开罗宣言   天津兵变 ☛
0000031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4:5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