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夏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夏燮晚清史学家。字嗛甫,安徽当涂人。道光举人,官至永新知县。鸦片战争期间,历感时艰,根据当时奏稿函札、条约章程,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辑成《中西纪事》一书,署名江山蹇叟,后经两次增订为二十四卷,记述了自鸦片战争前后至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止的中外关系史实,揭露了英、法、美、俄的侵华罪行,赞扬了人民的反抗斗争,反映了他的爱国思想。后被清政府毁版。同治十年(1871年)重版刊行,才广泛流传。另著有《明通鉴》、《述韵》等。 夏燮 夏燮1803~1875字嗛父(一作谦甫),一字季理,别号谢山居士,江上蹇叟。銮季子。清道光元年(1821)举人,初任青阳县训导。1850年调任甘肃临城县训导。1858年赴湖南任安仁知县,后又仕宦浙江。1860年任两江总督曾国藩幕僚。逾年回江西供职,出任永宁县知县。1850年著《中西纪事》记载鸦片战争前后至咸丰末中外关系史事。1859年、1865年两次增订为24卷。刊行后被毁版,1871年重刊。另撰《明通鉴》100卷、《述韵》120卷、《粤氛纪事》20卷、《五服释例》20卷,校勘《陶安学士集》,吴应箕《楼山堂集》,汪莱《算学遗书》、《校汉书八表》等,俱刊行。未付梓的尚有《谢山堂文集》、《明史纲目考证》、《明史考异》等书。 ☚ 夏炘 吴其琳 ☛ 夏燮 夏燮1801—1875字谦甫,一字季理,别号谢山居士,江上蹇叟。当涂人。清代史学家。道光元年(1821)中举。后任青阳县训导,又调任河北临城县训导。咸丰三年(1853)赴湖南安仁县摄篆,其后又仕宦浙江。咸丰十年到江西,是年秋,两江总督曾国藩师驻祁门,六十岁的夏燮被聘入幕府。逾年又回江西供职,出任永宁县知县。夏燮仕途多舛,政绩默默无闻,然而在学术上却卓有建树。他“公事暇,研心著述,老而弥笃”。撰《中西纪事》二十卷,“抚时感事,表忠励节”,集中体现了夏燮强烈的爱国思想。《明通鉴》一百卷,网罗宏富,体大思精。此外还有《粤氛纪事》二十卷。未付梓者尚有《明史纲目考证》、《明史考异》、《谢山堂文集》等书,几达三百余万言。 ☚ 第二节 近代人物 张乐行 ☛ 夏燮清安徽当涂人。字嗛甫。道光举人。当过江西永新知县。鸦片战争时任临城训导,因感慨时事,于道光三十年(1850)辑成《中西纪事》一书。咸丰九年(1859)订为十六卷,同治四年(1865)增订为二十四卷。该书是他根据当时的公文档册、奏稿函札、条约章程、邸抄文报及新闻纸等整理成自商战以来至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为止大批史料,揭露了英、法、俄、美侵略者的罪行,歌颂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对清政府也多贬词。初版时不敢署真名,而署江上蹇叟,不久即毁版。同治十年重刊后,才广泛流传。另著有《明通鉴》、《述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