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基隆煤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基隆煤矿

 中国近代最早使用机器开采的煤矿。初为手工采掘。1875年(光绪元年)由两江总督沈葆桢奏请开办后,聘英国矿师翟萨选定台湾鸡笼(今基隆)矿区,并从英国购置机器,雇佣技师和工匠。次年凿井开钻。经费由福州船政局筹拨,每年约五至十万两间,雇工多时千余人。1878年正式投产,1881年年产量为五万四千吨。主要供应福州船政局,也有部分出售市场。1884年中法战争时遭严重破坏,战后生产日趋衰落。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被日本侵占。抗日战争胜利后由国民党政府接收。
基隆煤矿

基隆煤矿

清政府最早设立的近代采煤场。台湾基隆煤矿区早期用土法开采。光绪二年( 1876 )为了供应福州船政局的燃料,清政府建立近代矿场,创办经费由闽浙两省筹拨。常年经费少时银五六万两,多时在九万两以上。光绪四年投产,具有日产300吨的能力,实际上只能日产100吨左右。光绪七年产量达54 000吨,工人约1 000名。因经营管理不善,光绪八年以后产量衰减,连年亏蚀。光绪十年中法战争时遭受法军侵扰破坏,生产停顿。光绪十一年恢复,曾短时改为商办、官商合办,光绪十三年仍收回官办。此后业务一直不振,光绪十八年终因亏蚀过巨停业。光绪二十一年《马关条约》签订后,被日本侵占,抗日战争胜利后转入国民政府之手。

☚ 湖北开采煤铁总局   四川机器局 ☛
基隆煤矿

基隆煤矿

中国台湾最早用机器开采的煤矿。矿区在基隆。清初,有人进行土法开采,后为官府禁止。光绪二年 (1876年) 官府正式办矿,用机器开采并聘英国工程师。该矿在中法战争中遭到破坏后,改为商办、官商合办。光绪十四年 (1888年) 后复归官办。中日甲午战争后被日本夺占。抗日战争胜利后被国民政府接收。

☚ 天津机器局   开滦煤矿 ☛

基隆煤矿

古名为“鸡笼煤矿”。台湾地区开发最早的煤矿,台湾煤炭的主要产地。所产煤炭品质优良,较易开发,运输便利,夙为帝国主义国家所垂涎。1854年(清咸丰四年),美国东方舰队司令派遣阿波特上校率军舰两艘前往台湾,以寻找航行中遇难的美国人为掩护,暗中勘察基隆煤矿,后向美国政府建议侵占台湾,掠取当地煤炭资源。1875年(光绪元年),督办台湾海防大臣沈葆桢请办台湾煤矿,次年在基隆八斗开凿第一眼井,1877年开始出煤,日产煤炭30至40吨。1879年产量增加,每周达千吨,工人2千人。到1881年(光绪七年),年产已达54000吨, 出口46178吨。1884年(光绪十年)中法战争中,法国舰队受法国政府之命,以占领基隆煤矿为目标攻占基隆,但因台湾巡抚刘铭传和台湾军民奋力抵抗,并焚毁矿区,转移机器而无所获。中法战争结束后,刘铭传即设煤务局,采取官督商办方式投资重建基隆煤矿,但效果不佳。日据时期,基隆煤矿成为日本三井财阀在台湾的重要产业。1945年日本投降后收归官办。

基隆煤矿

清政府创办最早的近代新式煤矿。矿址在台湾基隆。光绪二年(1876)始用机器开采。创办经费由闽浙总督从饷项中筹拨,常年经费由台湾道批拨。光绪四年正式投产。光绪十年法军侵扰台湾,该矿被迫停顿生产。次年归复,改由商人张学照承办。嗣后改为官督商办,旋又收回官办。 《马关条约》订立后,该矿沦于日本之手,直至1945年才为国民党政府接收。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