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埃塞俄比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埃塞俄比亚Ethiopia

国名。中国清朝(近代)史籍译称艾奚欧皮亚、阿北西尼亚、阿柏奚呢亚、阿比西尼崖、阿皮西尼亚、伯西尼、阿秘西尼亚、阿伯西尼亚等。在今非洲东北部,红海西南岸。公元初年,北部建阿克苏姆奴隶制国家。4世纪向外扩张,征服麦罗埃王国和希姆维尔王国。 7世纪,阿拉伯人入侵。11世纪扎格维王朝取代阿克苏姆王国。13~16世纪,阿姆哈拉族建立阿比西尼亚王国,都城由拉利贝拉迁至绍阿的安姆柯柏尔。16世纪中叶起,葡、英、意等国殖民者先后侵入。17世纪迁都冈达尔,一度复兴。18世纪后分裂为6个独立公国,1889年统一。1935年全境遭意大利入侵。1941年独立,恢复王国,改称今名。1974年建立社会主义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埃塞俄比亚

非洲东北部国家。全称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1987年9月10日宣布成立埃塞俄比亚人民民主共和国。1995年8月22日改现名。3月1日为独立日。国土面积1103600km2。人口5988.2万(1998)。首都亚的斯亚贝巴。1970年11月24日与中国建交。埃为内陆国,境内中部隆起,边缘低陷,平均海拔2500~3000m。全国最高峰达尚峰海拔4620m。东非大裂谷从东北到西南,斜贯全境,造成宽40~100km、深1000~2000m的大凹地,两岸陡峭。境内30多条大河均发源于中部高原。塔纳湖为全国最大湖泊,面积3150km2。因海拔高度不同,各地气温相差较大,年平均气温11~27℃。年平均降水量,从西部高原的1500mm,向北、东、南递减到200mm以下。属最不发达国家。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1997/1998年度国内生产总值63.81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107美元。1996/1997年度工业总产值为7亿美元。农牧业是国民经济和出口创汇的支柱。农牧民占就业总人数85%。65%的国土为可耕地。实际耕种1200多万hm2,可浇地350万hm2,实际仅浇地16万hm2。广种薄收,常年缺粮。咖啡是主要经济作物,1996/1997年生产30万t,出口11万t,创汇3.65亿美元。产量居非洲第3位,出口收入占出口总收入的2/3。牧业大国,1997年牲畜存栏总数1.3亿头,居非洲第1位(世界第10位)。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20%。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公路总长约2.4万km,其中柏油路不足15%。公路运输量占全国总运量90%。只有1条铁路,总长781km。年货运量不足2亿t·km。有国内机场40多个,国际机场2个,有50多架飞机,国际航线44条,国内航线39条。运量占非洲47%。实行10年义务教育制,小学8年和初中2年免费就学。小学就学率仅28%,中学15%。全国有小学8600所,中学1300所;大专院校12所,综合性大学1所(亚的斯大学)。全国在校学生260万,其中大学生1.6万。教师9.3万,大学教师1700人。2004年全国人口7240万。埃历新年9月11日。2003/2004财年国内生产总值80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12美元。年均通货膨胀率9%。工业、制造业、农业、畜牧业产值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4%、1.5%、45.1%、16%。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1.6%。

埃塞俄比亚Ethiopia

东非国家。东北临红海。面积1223600平方公里。人口4465万(1986年)。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非洲地势最高的国家,有“非洲屋脊”之称。多条河流呈辐射状流入邻国,又被称为“东非水塔”。气候、植被垂直变化显著。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咖啡原产地,盛产咖啡。

埃塞俄比亚

非洲东北部国家。有非洲屋脊之称。东北临红海。面积122.36万平方千米, 人口4910.2万,兵力43.8万人。

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

全称埃塞俄比亚人民民主共和国。位于非洲东北部。面积1,223,600平方公里,人口4,465万 (1986年),有50多个部族,主要有奥罗莫族、阿姆哈拉族等。阿姆哈拉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基督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各占总人口的35%。首都是亚的斯亚贝巴。全国面积三分之二为高原,平均海拔2500—3000米,有“非洲屋脊”之称。东非大裂谷从东北至西南纵贯全国,裂谷中多热泉和火山。全境多河流、湖泊,被誉为东北非“水塔”。资源有金、白银、铂、铁、铜、锌、铅、锰、钾盐、岩盐等矿藏,地下热能资源丰富。主要农产品有大麦、小麦、玉米、小米、高粱等。工业基础薄弱,有纺织、酿酒、皮革、食品加工、采矿、化工等。咖啡是埃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出口商品,另外还出口棉花、牲畜等; 进口原油、运输设备、粮食。货币名称是埃比尔。非洲古国之一,公元前1000年已出现国家,13世纪形成封建王国,16世纪起先后遭到奥斯曼帝国、葡萄牙、英国入侵,1890年意大利独占埃,1896年意大利承认埃独立。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入侵,1941年意大利投降,埃国王返国复位。1974年9月国王被废黜,开始了军政府执政时期。1970年11月24日同中国建交。

☚ 埃特纳火山   埃塞俄比亚高原 ☛

埃塞俄比亚Ethiopia

全称埃塞俄比亚人民民主共和国。非洲东部发展中国家。实行中央计划经济,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其国土面积110.4万平方公里(1996年),人口6100万(1998年),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货币名称比尔。1974年建国后,进行土地改革,全面推行国有化政策,建立国营企业和国营农场,但实践效果不好。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缓慢,1980~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8%。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41%(1989年)。农业人口占总人口75.2%(1989年)。因受气候影响,农业生产极不稳定,粮食不能自给。粮食作物以玉米、大麦、高粱为主。经济作物以咖啡为主,产量占非洲第三位(1988年)。90年代初,在“非洲开发基金”、“世界银行”、“欧洲共同体”的援助下,大力开发灌溉区,发展棉花生产。畜牧业以养牛、羊为主。制造业基础薄弱,90%为政府所有,以生产供国内消费的轻工业品为主。多数大型工业企业靠来自前苏联、东欧国家的援助或贷款。咖啡是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一般占出口总额的60%左右,其次是皮革和毛皮;进口商品有谷物、燃料、机器设备、化工产品等,外贸逆差逐年扩大。与前苏联、东欧国家经贸关系比较密切。自从第二个洛美协定以后,从“欧洲经济共同体”获得了大量援助。1998年,其国民生产总值为61亿美元,世界排名第104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00美元,世界排名第210位,是最不发达国家。1998年,其商品出口额为5.51亿美元,进口额为11亿美元。1997年外国直接投资500万美元,外债总额100.7亿美元,现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1%。1998年其国际储备为5.2亿美元。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4:28:10